7月1日晚间,通威股份(600438)公告签订了两份多晶硅长单,合计预估总金额为1204.1亿元,这距离上次签订重大销售合同才过去十余天。


(资料图)

最新的两份长单销售合同之一,是来自于双良硅材料(买方),2022年—2026年该公司计划向通威股份旗下子公司合计采购22.25万吨多晶硅产品,实际采购价格由买卖双方采取月度议价方式确定。如按照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最新(6月29日)公布的国内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28.42万元/吨(含税)测算,预计销售总额约560亿元。

另一份长单销售合同来自于美科硅能源,2022年—2027年该公司计划向通威股份旗下子公司合计采购 25.61万吨多晶硅产品,实际采购价格由买卖双方采取月度议价方式确定。如按照上述测算方式,预计该销售总额约644.10亿元。

谈及合同履行带来的影响,通威股份表示,两份合同是日常经营性长单销售合同,按照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最新公布的国内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测算的方式,未考虑未来多晶硅市场价格变化等因素,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不构成业绩承诺。

“由于实际采购价格由买卖双方采取月度议价方式确定。受全球经济形势、贸易争端及行业阶段性供需变化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国内多晶硅价格波动较大,故该合同产生的销售总额可能存在与目前测算值不符的情况。”公司在合同履行的风险分析中提示。

作为硅料龙头,通威股份以高纯晶硅、太阳能电池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主。截止2021年末,公司已形成高纯晶硅年产能18万吨。根据投资建设安排,公司目前在建项目产能合计17万吨,其中包头二期5万吨项目预计2022年投产,乐山三期12万吨项目预计2023年投产,届时公司产能规模将达到35万吨。

从规划产能和订单匹配情况来看,6月18日和6月23日公告的另外两份长单合计总量为5年37.72万吨,年均7.54万吨。若算上7月1日两份长单产能,为至少5年(美科硅为6年合同)47.86万吨,年均9.57万吨;粗略估算,这四份长单涉及硅料年均17.11万吨,即四家企业包销了通威未来五年50%左右的硅料产出。

事实上,今年3月,通威也与隆基绿能签订了硅料销售长单,执行期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平均下来一年10万吨。

不难看出通威近期频繁签订长单背后的主要考虑——提前为快速增长的产能找好长期买家。

从行业情况来看,虽然当下硅料扩产旺盛,现有龙头中的通威、协鑫、新特等,以及跨界厂商中的合盛硅业、南玻、信义光能、上机数控等均加入了战局。不过,截至今年3月的一项不完全统计显示,2021年以来,宣布扩产的硅料总规模超过310万吨。

有业内人士认为,若这300多万吨硅料全部用于生产光伏产品,对应的规模或将达到1000GW,光伏再怎么受追捧,恐怕也是很难完全消化。因此,虽然当前硅料价格高企,价格拐点还很难预判,但未来终究会因产能释放回归均衡。

对于硅料企业而言,提前为快速增长的产能找好长期买家,即便未来硅料价格回落、少赚一点,也好过届时出现产能闲置的窘境。事实上,从上述产能规划来看,一两年内,硅料环节出现闲置产能的概率似乎并不低。

通威股份在1日公告中表示,上述合同的签订有利于公司多晶硅产品的稳定销售,符合公司未来经营规划,对公司的经营业绩有积极影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