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周期“磨底”之际,上市猪企天邦股份(002124.SZ)再计划融资。
日前,天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邦股份”)发布2022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募资总金额不超过28亿元,其中20亿元用于数智化猪场升级项目,8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在天邦股份看来,“规模化、标准化、数智化养殖是行业的发展趋势”。无独有偶,饲料龙头大北农也于近日宣布,拟募资不超22.6亿元,用于饲料生产项目、种猪养殖及研发项目、信息化系统升级改造等项目。
据长江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去年下半年以来,已有新希望、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生猪养殖企业发布融资计划,行业融资总额已超200亿元,但如此大密度的融资也引发外界担忧。
按照天邦股份的解释,本次募资目的有三点:顺应行业发展趋势,不断提升公司生猪养殖的标准化水平和智能化程度;优化财务结构,降低财务风险;满足公司业务规模扩大对营运资金的需求。
有行业人士表示,天邦股份此次大手笔募资意在“补血”。据天邦股份今年一季报显示,截至3月底,其流动负债合计约为108.87亿元,负债合计约为155.73亿元;流动资产合计约为41.14亿元,货币资金约为11.75亿元。
定增背后,资产负债率高达83.67%
据6月7日公告显示,天邦股份此次计划将20亿元募集资金投至数智化猪场升级项目。具体包括,利用新兴技术实现养殖场饲养环境自动调节以提升猪只舒适度,实现疫病监测、精准饲喂、生物安全防控智能化等功能,提高公司生猪养殖的标准化水平和智能化程度。
天邦股份表示,规模化、标准化和数智化养殖在原材料采购、标准化生产、成本控制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通过募投项目的实施,可提高生猪养殖效率,进而提升经济效益。而另外的8亿元资金则计划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自去年开始,天邦股份便开始“瘦身”计划,先后出售了生物制品业务、水产饲料业务和部分猪用饲料业务,公司借此或最高回笼近20亿资金。
不过,连番抛售资产并未缓解其资金紧张的处境。数据显示,2021年天邦股份累计出栏各类生猪428万头,位列上市猪企第6,不过在去年却巨亏44.62亿元。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6.40亿元,同比下降51.89%,净亏损6.74亿元,同比下降444.78%。
而从现金流和有息负债缺口来看,天邦股份的资金链压力较大。一季度,公司的投资现金流和筹资现金流净流出6.6亿元。截至一季度末,资产负债率达83.67%,为上市以来最高,货币资金为11.75亿元,短期借款24.5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1.65亿元,长期借款12.36亿元,短债缺口尚存。
天邦股份坦言,随着产能拓展的持续投入和经营规模的逐步增长,叠加猪周期低位的不利影响,公司资产负债率呈现大幅上升趋势。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将有效改善公司资产负债结构,降低公司的现金流动性风险,提高公司的偿债能力及后续融资能力。
猪价回暖,上市猪企注重“数智化”
资料显示,天邦股份2007年登陆深交所,IPO募资净额仅1.72亿元,此后共计实施过3次定增,其中两次募集资金用于生猪产能扩产,一次用于收购资产。
此次,天邦股份拟定增募资28亿元,为上市以来单次最大规模融资,其数智化猪场升级项目也是单项目投资规模之最。
事实上,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在“猪周期”下行压力下,不少上市猪企都启动了融资计划。例如牧原股份,公司于2021年10月发布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预计募资不超6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今年2月,该公司将募资额下调为不低于50亿元且不超过60亿元。截至目前,该定增事项尚未获得证监会批复。
与此同时,目前有越来越多的上市猪企开始重视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据了解,在2021年,新希望已经完成饲料数字化工厂的试点,打造了厂区数字物流协同平台,同时公司通过采购平台上线实现数字化采购。
而牧原股份也是产业数智化的先行者之一。2021年,牧原牵头建设河南省智慧养猪技术创新中心,通过与各大高校及华为、阿里、三大运营商等的合作,整合社会各方资源,推进传统农牧业的数智化升级。据了解,牧原股份还将加强生猪养殖环节硬件设备的互联互通,通过数字化等方式最终实现无人值守。
另一方面,值得一提的是,据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下旬全国生猪价格达到每公斤15.7元,从今年3月下旬以来,中国生猪价格从每公斤11.9元涨至15.7元,涨幅为32%,实现“7连涨”。
近日,也有多家猪企发布2022年5月份生猪销售简报,5月猪价环比走高。据牧原股份公告称,5月份销售生猪586.3万头(其中仔猪销售128.0万头),销售收入84.09亿元,公司商品猪价格呈现震荡上升趋势,商品猪销售均价14.87元/公斤,比4月份上升18.39%。
不少机构认为,随着近期猪价探底回暖,中国已开启新一轮猪周期。太平洋证券研报指出,参照历史,在养殖产能去化的基础上,未来猪价周期向上趋势已经形成。
(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