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5月国民经济多项指标出炉。数据显示,5月份受疫情影响,消费业态承压明显,但同时,城镇调查失业率出现小幅下降,工业生产由降转增,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5月份,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生产需求逐步恢复,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主要指标边际改善,国民经济呈现恢复势头。

工业、固投指标回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生产供给逐步回升。在工业方面,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4月份同比下降2.9%转为同比增长0.7%,工业生产由降转升。“这个指标超出市场预期,环比增长5.61%,是2020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中国民生银行高级宏观研究员王静文解释道。

“多地实现动态清零防控措施之下,5月新增确诊大幅下降,疫情形势逐渐好转。”王静文表示,“疫情对物流和供应链的扰动减弱,原材料涨幅放缓,企业面临的成本冲击相对减小。”

而在投资方面,前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05964亿元,同比增长6.2%。从环比看,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72%,上月的负增局面得以扭转。

经济指标好转离不开稳经济政策的持续发力。5月下旬,国家层面密集部署稳经济大盘。随后,全国财政支持稳住经济大盘工作视频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加快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生效。涵盖助企纾困、物流保供、促消费回暖、保就业民生就业等多个层面,为全社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

但同时,王静文认为,前5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相比前4月较低,回落幅度更为显著,显示民企信心有待进一步稳固。对此,5月31日,《国务院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公布,其中提到,要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并鼓励民间投资以城市基础设施等为重点,通过综合开发模式参与重点领域项目建设。

消费仍待回暖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47亿元,同比下降6.7%,降幅比上月收窄4.4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05%。

“受疫情影响,5月份,接触型、聚集型特征明显的餐饮消费降幅依然较大,商品零售增速仍未转正。”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统计师付加奇表示。数据显示,5月份,商品零售30535亿元,同比下降5%;餐饮收入3012亿元,下降21.1%。

消费仍未反弹,影响因素源于多个方面。王静文认为,疫情冲击尚未扭转,消费场景仍然受限,尽管日均确诊病例大幅减少,但线下服务型消费受到抑制。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王鹏对此进行了进一步阐释,他表示,疫情之下,多地暂停堂食,导致这一部分的线下消费增长几乎停滞。

一家烤肉店的店长王先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暂停堂食期间,每天的收入只能靠外卖,其店内流水几乎降到正常水的1/10。“好在疫情好转,堂食也逐渐开放,否则可能会走向资金链断裂。”王先生表示。

此外,王鹏认为,国内外局势波动之下,人们更加向往稳定,因此储蓄意愿上升,消费意愿也处于低迷状态。

央行调查数据显示,一季度城镇居民储蓄意愿已经上升至有统计以来最高水。4月居民消费信心和消费预期指数均降至1990年代初有统计以来的最低水。”王静文表示。

为了提升居民消费意愿,我国出台多项稳经济促消费措施。如4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其中提到,将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促进新型消费,培育壮大消费新业态。同时提出,鼓励城市群、都市圈等开发跨区域的文化和旅游年票、联票等。

此外,各地密集发放各类消费券,促进居民参与消费。5月份,贵州、山西都曾发放上万张消费券,北京也将于今年4-9月面向在京消费者发放超过3亿元北京绿色节能消费券。

“目前来看,虽然受疫情冲击,消费仍然处于恢复之中,但是还应看到,随着疫情防控效果逐步显现,就业保持稳定,消费恢复仍然会持续。”付凌晖表示。

城镇调查失业率小幅下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

其中,外来农业户籍人员调查失业率为6.2%,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

“这部分人员主体是农民工,农民工主要从事制造业、建筑业和批发零售业等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以私营、个体户和灵活就业居多,就业稳定相对较差。5月份农民工群体的就业改善,也反映出经济运行出现改善,稳就业政策措施显效。”付凌晖解释道。

但总体失业率小幅下降背后,部分具体数据却不算乐观。“16-24岁人口的失业率由上月的18.2%上升至18.4%,继续刷新有统计以来的最高水,显示大城市和年轻人口的失业情况更为严峻。”王静文表示。

外卖员有有(化名)此前从事的工作是二手车买卖。“疫情之下没有人出门,也都不太愿意一次花很多钱,再加上一些其他因素影响,只能另辟新路。”

对此,付凌晖表示,疫情的冲击对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失业率总体还处于较高水,年轻人的失业率偏高也需要高度重视。“在疫情影响下,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吸纳就业能力有所下降,而年轻人求职更倾向于稳定强的岗位,加剧了供需矛盾。”付凌晖表示,“今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达到1076万人,随着毕业季的到来,大学毕业生集中进入劳动力市场,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就业压力。”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5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提出一系列促就业措施。此外,河北省于5月16日印发《关于做好失业保险稳岗位提技能防失业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上海市于5月29日介绍了《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有关情况,多措并举,均指向稳就业保民生相关问题。

就业问题关系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付凌晖表示,面对复杂的局面,下一步要增强就业的吸纳能力,加强援企稳岗,还要做好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劳动力市场供求有序衔接。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实记者 冉黎黎)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