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鲁中网记者 孙蕊
春为岁首,农为行先。沃野千里,春耕正当时,广袤田野迸发无限生机。2月13日,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仍旧是重中之重。为推进中央一号文件落地见效,2月15日,博山区召开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亮出了今年农业发展的“特色牌”。
发展特色农业是根本出路
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不慌。粮食产量低是驱使博山发展特色农业的硬条件。博山地势丘陵山地居多,全区各类粮食种植面积仅有8.38万亩,夏粮面积仅为0.6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仅占全市产量的1.6%。种植粮食,博山毫无优势可言。
困境之下,博山转劣势为优势,将南部山区独特的小地理、小气候作为发展优势,转战特色农业赛道。特色农业之“根”在于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山多、土净、水好、空气优、土质肥沃成为博山发展特色农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优势在手,多年以来,博山大力发展猕猴桃、桔梗、中草药、干果等特色产业,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全区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达10万余亩,“博山猕猴桃”“池上桔梗”“博山板栗”等10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达到30个,绿色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比率达到72%。
发展特色农业要真抓实干
博山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春耕时间就要摸家底、找问题。特色农业规模小、品质差、标准化程度低、附加值低、没有形成市场等发展瓶颈摆在了台面上,博山也毫不回避。在会上发布了《关于加快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特色农业项目挂包责任制的通知》两个文件;实行挂包责任制,投资28亿元推动20个特色农业项目落地;与山东民生集团、山东理工大学签约,为发展特色农业储备力量……
博山区委书记路德芝在讲话中强调:“发展特色农业,既不是形象工程,更不是政绩工程,而是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真正能让老百姓增加收入,真正能带动村集体增收,真正能让农业企业发展起来,才是发展特色农业的目的。找准路子、突出特色,让乡村特色产业更快速地“出圈”,才能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
时不我待,大会现场猕猴桃、鲜桃、食用菌、药材和桔梗五大产业联盟现场签约,并发表了联盟公约。五大产业联盟将在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品牌化等方面协同发力,将博山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让更多特色农业品牌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