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华九年,中国撑起特斯拉全球过半销量。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表示:“2021年上海工厂向全球用户交付超过48万辆纯电动汽车,贡献特斯拉全球交付量的半壁江山。”随着国产化率提升,特斯拉上海工厂在供应国内市场的同时,整车出口量也持续提升,从生产到销售,中国已成特斯拉全球扩张“利器”,更是其实现每年销量增长50%目标的关键。而对于今年4月在华“报销”的特斯拉来说,全面复工复产后如何追赶损失的产销量,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半壁江山”
运转两年的上海工厂,已成为特斯拉全球战略的一块关键拼图。
2018年7月,特斯拉与上海市政府、上海临港管委会共同签署纯电动车项目投资协议。2019年11月,特斯拉上海工厂进入试点生产。从一片空地到建成投产,仅用时10个月。2020年1月,国产Model3开启交付。
随着上海工厂落地以及Model3和ModelY两款车型相继投产,特斯拉也进入“中国时间”。数据显示,2020年特斯拉全球交付量为49.96万辆,产量为50.9万辆,其中上海工厂产量为14.4万辆。2021年,特斯拉全球交付量升至93.6万辆。其中,上海工厂交付量超过48万量,包括在华交付量超32万辆、出口16万辆。陶琳表示:“上海工厂正持续成为特斯拉最重要的生产基地和出口中心。2021年,上海工厂贡献了特斯拉全球交付量的‘半壁江山’,并将高水平的中国制造输送到世界。”
“中国造”车型产销提升的背后,是上海工厂为特斯拉带来的可观利润。2021年,特斯拉汽车业务毛利率达29.3%,其中单车毛利率超过30%,而29.3%的毛利率也让特斯拉成为全球最赚钱的汽车品牌。特斯拉相关人士表示,“ModelY车型是特斯拉提升利润率的关键,而上海工厂的本土化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上海工厂落地,2020年特斯拉也迎来首个盈利年。此外,特斯拉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文件显示,2022年一季度,特斯拉在中国市场收入达46.5亿美元,同比增长52.8%。特斯拉方面表示,中国市场营收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上海工厂增产和交付量上升。基于此,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表示:“特斯拉有信心保持至少50%的交付量增长率,到2030年实现年销2000万辆的目标。”而特斯拉方面也正提速更多“中国造”落地。
2021年10月25日,特斯拉方面宣布,首座海外研发中心落户上海,上海工厂旁的生产数据中心开始运转。陶琳表示:“我们会打造在‘中国研发、全球首发、国际销售’的新车型。同时,特斯拉也着力培养从一线操作人员到技术尖端人才,再到新能源行业管理人才的全产业链人才储备,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全方位融合。”不仅如此,马斯克也表示将继续在上海扩产。
今年全力冲刺
不过,2022年上半年特斯拉也遇到些小麻烦。突发疫情导致特斯拉上海工厂短暂停产,4月交付量和出口量双双触底。据美国财经新闻网站TheStreet测算,上海工厂日产量约为2100辆。停产3周,意味着特斯拉在产量上的损失超过4万辆,相当于今年一季度特斯拉在华销量的40%。数据显示,2022年4月特斯拉在华销量仅为1512辆,同比下降87%。
为追回损失,4月19日特斯拉复工复产后开启提速模式。“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特斯拉上海工厂积极配合并在4月完成复工,为保安全,工厂采用‘双班制’进行封闭式生产,目前已经累计生产整车超4万辆,产能利用率恢复至100%。”特斯拉相关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不仅如此,为促进销量回暖,特斯拉还优化服务流程,将看车、试驾、下单、售后等环节“复制”到线上,打通全程“零接触”服务链。“特斯拉已在多地上线自助提车,将原本需要2小时的交付流程缩短为最快20分钟,在部分区域还提供‘送车到家’服务。”特斯拉相关人士透露。
此外,全面复工复产后,特斯拉上海工厂的出口业务也已恢复。据了解,5月11日特斯拉复工后的首批4767辆电动汽车出口欧洲市场;5月15日,第二批超4000辆特斯拉电动汽车也发往比利时。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特斯拉批发销量为3.22万辆,其中出口量为2.2万辆。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从供给端来看,上海疫情缓解结合国内对于物流运输堵点的专项纾危解困措施,全国汽车生产能力有望得到充分释放,而特斯拉等企业也加速生产,以追回此前损失的产量。
带动全产业链布局
事实上,上海工厂不仅是特斯拉全球战略的关键,同时也拉动国内汽车产业链提速。
2021年底,特斯拉上海工厂国产化率已达约90%。国产化的零部件包括动力总成系统、电驱系统、充电系统、底盘及车身等,涉及超过180家国内供应商。其中,长三角地区供应商占比达56%。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表示,上海工厂落地以来,特斯拉加速提升国产化率,目的就是进一步降低成本,为能方便供货和降低运输成本,特斯拉会就近选择供应商,而上海周边地区也成为各供应商布局的核心圈。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在特斯拉工厂落地上海临港产业园区后,供应商在特斯拉厂区周边密集建厂,涵盖方向盘、安全气囊和内外饰等,特斯拉供应链“朋友圈”正加速形成。同时,上海临港新片区已构建起涵盖汽车芯片、自动驾驶系统、汽车内饰、车身、新材料、精密加工等新能源汽车的全产业生态,成为该地区首个千亿级产业。一位零部件供应商负责人透露,特斯拉需要精准、高效的供应链,业内常用“4小时朋友圈”的说法来形容。在苏州、宁波、南通等长三角地区,早已形成特斯拉的“4小时朋友圈”。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拥有世界领先的智能汽车技术研发沃土和新能源汽车消费环境,中国用户对于电动汽车的接受程度也逐年攀升,中国市场在全球新能源产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引领作用。”陶琳表示,在中国这片开放高地上,特斯拉不断深化本土合作,构建起更加完善的新能源出行生态网络,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的日臻完善,为中国消费者带来链接未来出行方式的智能新能源汽车。
(北京商报记者刘洋刘晓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