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美联储再度开启了量化宽松政策,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市场狂撒美元,借此对冲疫情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如今,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在高企的通胀与时断时续的经济复苏中,美联储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货币政策。

长期以来,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主地位,决定了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将引发美元汇率大幅波动,全球资产价格大幅变动,影响国际资本跨境流动。

客观地说,每一次美联储货币政策大幅变动,都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我国,特别是人民币汇率和跨境资本流动。目前,市场已经认定美联储货币政策在2022年转向——逐步退出量化宽松。那么,此次我国又有何底气来应对呢?

在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看来,我国有能力应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调整。她在1月21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产业链、供应链优势更加突出,而且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稳定性显著增强,所以可以较好应对外部环境变化。

首先,实体经济的外汇流动保持稳定,杠杆率低。一方面,我国企业的外汇较为充裕,而且主要来自出口创汇。“2020年到2021年境内外汇存款累计增加1600亿美元,这不是加杠杆的资金流入,有利于提升外汇市场的自主调节能力。”王春英说。

另一方面,目前,我国跨境贷款和贸易融资等资金流入有限,未来去杠杆的压力不大。从数据上看,2020年二季度到2021年二季度,跨境贷款和贸易融资合计增长8%,远低于2009年到2013年美联储上一轮量化宽松期间年均21%的增速。王春英介绍,2021年下半年,美联储政策调整预期增强后,无论是跨境贷款还是贸易融资,相关跨境资金变动都比较平稳,所以未来调整压力比较低。

其次,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增强。以各国央行、主权财富基金为代表的国际中长期投资者大幅增加对人民币资产的配置,逐渐成为资金跨境流入的重要渠道。

数据显示,2018年到2021年,外资累计净增持境内债券和股票超过7000亿美元,年均增速34%。王春英说,人民币资产与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资产价格、收益的相关度比较低,是国际投资组合分散风险非常好的选择。

目前,外资在我国股市和债市中的占比保持在3%到5%的水平,和日本、韩国、巴西等经济体相比,外资占比都比较低,未来提升的空间还很大。

此外,人民币汇率弹性显著增强,外汇市场成熟度不断提升,可以较好适应外部环境变化。

“2018年到2021年,人民币兑美元一年期历史波动率日均3.9%,高于2014年到2015年2.2%的水平。”王春英引用数据分析,当前人民币汇率弹性明显增强,这能够比较及时、充分、准确地反映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国内外汇供求状况,有助于市场预期稳定和外汇交易有序发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