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十四五”投资实现了良好开局。1月24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市发改委获悉,2021年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9%,高于年初预期1.9个百分点,投资“有效”有力提升,有力支撑了北京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据悉,2022年北京将以扩大有效投资为引领,继续实施重大项目,发挥好投资在推动经济社会稳健康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高技术产业投资亮眼

过去一年,北京“五子”子子落在项目上,投资的“有效”有力提升,带动反映实物工作量提升、生产能力扩大的建安与设备购置投资增长10.3%。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8.3%,高于全国均水54.8个百分点,软件信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20%,金融投资同比增长68.2%,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2021年,北京成立中关村、怀柔、昌国家实验室,中关村科学城永丰、翠湖片区科技创新园区建设加快推进,东升科技园三期开工建设;怀柔科学城进入“建设与运营”并重阶段,国内首个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启用;未来科学城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二期主体完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批集成电路重大工程启动实施。在一系列重大工程带动之下,北京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1.9%。

与此同时,一批引领和创造新需求的重大项目成效正在显现。例如在生物医药方面,科兴中维、国药北生研扩产顺利推进,率先实现两个新冠疫苗上市,国内首个特效抗体药研制成功,累计生产新冠疫苗50亿支,为全球抗疫作出重要贡献。在高新科技方面,小米智能工厂二期实现拿地即开工,全球首家重工行业“灯塔工厂”三一北京制造中心一期建成,理想汽车全球旗舰工厂开工建设。

数字经济也发展迅速,去年北京新增5G基站1.3万个,实现千兆宽带全市基本覆盖和5G信号自贸区精准覆盖。区块链先进算力台开工建设。车联网开放测试道路1028公里,安全测试里程突破313万公里,建成全球首个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率先实现车路协同技术路线。

重点工程开工率达十年最高

2021年,北京市“3个100”重点工程投资完成2872亿元,高于年初计划3个百分点,开工率达到85%,为十年来最高水

具体而言,于1月、5月两次开展全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项目全部按期实现开工,总投资超3300亿元。坚持每季度压茬推动160个市区两级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全年共有576个项目实现开工建设,总投资7782亿元。

在项目新开的同时,北京也注重项目续建工作。2021年,北京市超4000个建设项目顶住疫情、汛期降雨偏多等不利因素保持较强施工强度。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标志进展。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主媒体中心交付使用。轨道交通9条(段)线路建成通车,开通地铁条段数为历年最多,轨道交通(含市郊铁路)运营里程达1148公里。永定河市内干流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全面实施、河道全线通水,实现全市五大河流贯通入海。

同时,北京深入梳理挖掘出中国电力氢能产业园二期、苏家坨人工智能产业园等一批年度计划外的重大项目,主动服务、集中调度,推动细胞与基因治疗创新中心等23个“编外”项目实现开工,总投资1080亿元。

在项目储备方面,出台重大投资项目储备管理办法,确保重大项目压茬推进、接续不断。全年重大投资项目储备库入库亿元以上项目2182个,计划总投资2.9万亿元,分别较上年增加1417项、1.5万亿元,项目储备取得历史成果。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2022年,有效投资仍是北京市的投资重点。“2022年,北京将突出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新需求,围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两区’、数字经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聚焦科技创新、高技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生产投资,着力落地一批能够带动社会投资、支撑接续生产、持续产生效益的有效投资。”北京市发改委工作人员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此外,2022年北京也将力促民生改善,推动教育、卫生、养老领域民生项目落地,积极扩大保障租赁住房供给,实施一批功能复合、便利生活的社区活力中心,打造一批更加亲民民、更富特色体验的文化体育休闲设施,推动发展更衡、更协调、更包容。

同时进一步引导带动社会投资,加快招引和落地实施一批外资项目、大项目、民间投资项目,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战略新兴产业、新型基础设施、城市更新等重点领域。

“在坚持强化成本管控、发挥政府投资保基本、保民生基础作用的同时,注重政府投资与社会投资项目联动,发挥好政府投资对扩大有效投资的引导作用。”上述工作人员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北京商报记者杨月涵实记者韦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