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无锡市首台“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在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无锡市骨科医院)正式上岗并成功开展首例骨盆螺钉内固定术后(扬子晚报曾报道),目前该机器人已陆续在创伤骨科、脊柱外科、足踝外科、关节外科等方面大展拳脚。由于机器人导航辅助的精准,实现了手术患者出血少、创伤小等临床优势,大大减少了病患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愈率,加速身体康复,使病人中、长期获益,受到更多病人的认可。
67岁的陈大爷骑电动车不小心摔了一跤,臀部着地,出现腰背部疼痛后被紧急送往九院急诊,CT检查发现其第二个腰椎(L2)出现压缩性骨折,医生对其完善检查,根据患者全身骨质情况综合评估,考虑进行L2腰椎后路闭合复位固定术,即在L1和L3之间打入螺钉,通过杠杆的原理把L2压缩的地方支撑起来。
(资料图片)
脊柱外科陈文锦博士介绍,在没有骨科手术机器人之前,医生都是结合手术室里的C臂机,这是一台类似移动的X光机,医生边透视边寻找合适的位置再打钉,往往手术消耗时间较长。有了手术机器人之后,医生在术前可以提前扫描病人的身体,录入骨骼的基础数据,再调取手术部位的数据,在电脑上提前规划、设计路径图像,包括钉子的粗细、长度、入口方向等都可以预判,术中电脑根据规划指令直接通过机器人操作,这无疑改变了医生以往需要反复通过C臂机透视打螺钉的状况。
“该机器人在脊柱外科方面适用于颈椎、胸椎、腰椎等各类手术,尤其是越复杂、难度越高的手术,它的优越性越大,如被称为脊柱手术天花板的上颈椎(C1-C2)手术,在机器人辅助下,会大大降低手术的并发症和风险。”
创伤骨科也已陆续开展4台机器人辅助下手术。45岁的徐先生就是受益者之一。他因高处坠落伤致左侧骨盆骨折、髋臼骨折、左肾破裂、多发肋骨骨折、肺挫伤、双侧胸腔积液,为求进一步诊治转入九院。
多科会诊后,予以雾化、制动、抗炎等对症治疗,创伤骨科团队为其制定详细手术方案,借助“天玑”机器人的精准定位,在全麻下行骨盆、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很快完成,徐先生安返病房。
创伤骨科吴永伟主任介绍:“骨科手术机器人引导下的手术能减少螺钉位置的调整,避免损伤毗邻重要的神经血管组织,提高手术的精确度,减少射线照射,缩短手术时间。”
除了脊柱、创伤手术,在足踝、关节方面,机器人也发挥了强大的作用。足踝外科主任许亚军介绍,以往足踝骨折的手术需要切开一个很大的口子,尤其是在骨折靠近关节的地方,如果打钉的方向偏了,就会造成术中损坏可能。现在有了机器人,它可以通过导航技术和机械臂运动控制技术提前定位,把钉子的通道设计好,准确地运动到相应位置,伤口也只有钉子大小,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作为江苏省首家三级甲等骨科医院,无锡九院引进“天玑”第二代骨科手术机器人,通过计算机与机械臂的结合,协助医生建立三维精度视野,引导医生更精准、稳定、快捷找到最佳手术途径,有效缩短手术操作时间,使患者手术伤口小,术后恢复快,疗效更佳,成为医院开展高难度骨科手术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真正做到了使复杂手术更加安全,常规手术微创化,实实在在为无锡及周边地区骨科疾病患者带来实惠。
扬子晚报/ 紫牛新闻记者 季娜娜
校对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