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陈书玉

对于2022年开年以来的市场回调,大成基金股票投资部总监刘旭显得并不在意。不做波段、不频繁换仓、不追热点的他,并不去考虑市场情绪高时怎么做,市场情绪低时怎么做,总体策略就是从企业长期价值出发,从公司运营角度去思考,寻找低估优质标的。

在业内,刘旭向来以选股精准、敢于重仓、回撤控制优秀闻名,是一位典型的价值风格基金经理。刘旭目前管理大成高新技术产业、大成创新成长混合等多只基金,管理规模逾100亿元(含社保 养老)。他在2013年5月加入大成基金,此前先后任毕马威华振会计事务所审计师、广发证券研究所研究员。

“做投资要接受在绝大多数时候无法战胜市场的现实”,他在采访中这样表示。不过长期来看,他的业绩大幅领先同期沪深300指数表现。以他的代表作大成高新技术产业基金为例,他在2015年7月29日大盘3789点高位时接管这只基金,经历市场数次震荡后,基金净值仍屡创新高。在刘旭任职期间,大成高新技术产业基金总收益达302.78%,实现任职年化回报24.18%。

为何重仓制造业?

观察刘旭的持仓,多数集中在制造业,他自己也表示,最核心的能力圈就是在制造业。

“制造业的范围很大,我会更偏向工艺属性强、研发投入大、竞争格局优化、需求稳定的公司,而且会研究一些具体的制造工艺。”刘旭表示,在调研企业时,会专门去参观工艺,这样会对产品如何被生产出来有更直观的认识,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企业的生意模式。

在任职研究员时期,刘旭的主要精力就放在研究制造业上,覆盖领域主要包括汽车及零部件、家电、机械等制造业,历史持仓中制造业也较多。刘旭认为,相较于海外竞争对手,中国制造业企业在运营体系、成本控制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很多龙头企业都具有很强的全球竞争力。

偏好低估值

注重安全边际

在刘旭的投资组合中,另一个特点就是持有的股票普遍都低估值。

“在我的持仓中,40倍市盈率几乎就是最高的了。”刘旭在买入每一只股票的时候都会充分考虑安全边际的问题。在他看来,如果买点过高,会放大投资的风险。

关于衡量安全边际的具体指标,刘旭认为主要分三个方面:第一,企业基于盈利的估值水平;第二,企业的产业地位;最后是对企业家的信任和信仰。刘旭说:“当企业家足够勤勉诚恳、坚韧不拔,而他的团队足够优秀的时候,这个企业就是有价值的。”

刘旭表示,衡量安全边际,需要投资者不断加深对企业的理解。对企业财务报表的长期追踪,是刘旭理解企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刘旭是会计专业出身,并曾做过审计工作,对企业的财务数据尤为重视。“每个行业特点不一样,重点看的财务数据也不完全一样,但总体框架是大致相同的。其实,更重要的是对财务指标的理解,理解其反映出的背后的商业模式,以及财务数据的变化意味着什么。”同时,刘旭提到,会非常注重年报中管理层对企业经营的具体表述,“这体现了企业家对所处行业的理解,这种理解在长期会表现为非常明显的差异。”

不追逐热点

坚持自下而上选股

面对2022年开年以来的市场回调,刘旭仍然表现得比较淡定,对自己的持仓充满信心。

在刘旭看来,市场短期的波动会受到宏观经济、流动性、市场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很难预测,自己的主要精力还是专注个股研究。

一直以来,刘旭都严格执行自下而上的选股策略。在他看来,投资就是长期伴随企业成长。而企业的长期价值主要由三个因素决定:企业的商业模式、相对同行的竞争优势以及所处赛道的天花板。

具体操作上,刘旭将企业长期价值中枢作为主要依据,从商业模式、供给侧、需求侧三大因素考量企业价值。

首先在企业的商业模式上,刘旭会关注企业的自由现金流的创造能力、产业链议价能力及扩张的规模效应;其次,供给侧要有清晰显著可辨认的竞争优势,深刻理解企业的护城河与需求黏性,避开那些虚假的壁垒;其三,需求侧更关注行业天花板,关注量价两方面构成的企业成长空间,辩证地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实现健康增长。

展望未来,刘旭表示会继续寻找价格合适的好公司,不断加深自己对世界、对事物发展的认知,试图在自己能战胜市场共识的领域里寻找新的投资机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