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光伏行业头部企业之一东方日升(300118)于4月25日披露公司2022年报告,目前,公司以净利增幅2332.31%,暂列浙江2022年已披露年报上市公司净利“增幅王”。


【资料图】

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3.85亿元,同比增长56.0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9.45亿元,同比增长2,332.31%;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利2元。

对于业绩的大幅提升,东方日升表示,报告期内光伏行业持续快速发展,全球市场对光伏产品需求旺盛。公司在产能提升的基础上,光伏组件的销售量也大幅增长。受自供太阳能电池比例上升影响,公司光伏组件盈利能力有所增强,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作用。此外,受光伏产业链下游其它环节扩产较快影响,多晶硅料环节整体依然供应紧张,造成报告期内硅料价格处于较高水位。报告期内公司多晶硅料产能基本处于满产状况,为公司带来较大利润贡献。

数据显示,2022年,公司多晶硅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9.1亿元,同比增长83.9%,毛利率高达63%,为公司带来较大利润贡献。储能系统、灯具及辅助光伏产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56.7%,毛利率为20.6%。

东方日升专注于新能源、新材料的全球化事业,主要从事的业务包括晶体硅料、太阳能电池片、组件、新材料、光伏电站、储能集成系统及智能灯具等业务。公司光伏组件业务处于光伏行业全球领先地位,2018年以来公司的光伏组件出货量稳定居于世界前十位。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亦涵盖了光伏电站EPC、光伏电站运营、储能领域等,主要处于光伏产业链的中游位置,并涉足光伏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组件实现销售13.5GW。其中,海外组件销售量达到8.1GW,尤其是巴西、澳洲、智利、波兰、丹麦等新兴市场组件出货实现较大突破。

华金证券认为,在全球光伏发电逐步取代火电的长期视角下,光伏行业整体保持稳定发展态势。行业整体已逐步摆脱对于政策补贴的依赖,形成以市场驱动为导向的良性发展模式。随着公司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客户品牌认可度的提升,公司在光伏组件领域的市场占有率有望得到进一步地提升。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自主研发并授权拥有583项专利技术,其中2022年新增授权专利196项。2022年全球销量突破吉瓦时,实现北美、欧洲、国内等全球主要市场多个百兆瓦以上大项目的签单、出货。

根据欧洲光伏产业协会数据,2021年,全球新增装机达167.8GW,其中,中国新增装机54.9GW,全球占比约33%,是全球新增装机容量增长的最主要来源,也是全球累计装机排名第一的国家;美国新增装机量排名第二位,达27.3GW,全球占比约16%;印度新增装机量排名第三位,达14.2GW,全球占比8%;巴西、波兰等新兴市场装机容量增长迅速,预计未来全球光伏新增市场将进一步向新兴市场转移。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0年、2021年、2022年,我国新增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分别达48.2GW、54.88GW、87.41GW,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从规模上看,2021年,中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占全球的产量占比分别为78.8%、97.3%、88.4%和82.3%。其中我国2021年多晶硅产量约50.6万吨,同比增长27.8%;硅片产量226.6GW,同比增长40.4%;电池片产量197.9GW,同比增长46.8%;组件产量181.8GW,同比增长6.2%,中国光伏行业已成为全球光伏集聚之处,且其规模呈持续扩张趋势。

在产能扩张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光伏组件年产能为25GW,产能主要分布于浙江宁波、江苏金坛、浙江义乌、安徽滁州、马来西亚和内蒙古包头等生产基地。此外,“浙江宁海5GWN型超低碳高效异质结电池片与10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江苏金坛4GW高效太阳能电池片和6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和“安徽滁州年产10GW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等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

东方日升介绍称,公司在浙江宁波、江苏金坛、浙江义乌、安徽滁州、内蒙古包头等地设立了生产基地,并以此为带动形成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2022年5月投产的马来西亚生产基地作为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的战略支点,可以为公司的国际化战略提供宝贵的管理经验和人才储备。另外,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的硅料产能为公司的供应链风险抵御能力提供了保障,亦为公司位于内蒙古包头的“固阳金山工业园区增量配电网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二期)”提供规划和经营经验。

此前,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共募集资金50.00亿元,将用于5GWN型超低碳高效异质结电池片与10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在异质结电池组件产能布局方面,公司持续加码研发投入打造高效电池组件产品,将计划有序推进15GWN型超低碳高效异质结电池片,同时稳步推进浙江宁海15GWN型超低碳高效异质结电池片与15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一期部分、江苏金坛4GW电池片和6GW组件项目以及安徽滁州年产10GW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一期部分等高效先进产能,完善优化升级现有公司产能。

市场认为,公司紧抓储能机遇,异质结技术路线行业领先,自供太阳能电池比例不断提升,不断向上、下游延伸布局,加强一体化程度,组件盈利能力及稳定性预计持续改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