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鲁中网淄博7月11日讯7月11日,淄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魅力淄博看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邀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负责同志向社会发布淄博市加速打造资本市场“淄博板块”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抢抓资本市场全面注册制改革机遇,深入实施金融赋能,大力推进资本市场突破行动,在推动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方面强服务、搭平台、优生态,资本市场“淄博板块”加速形成。今年以来,全市新增2家企业上市,1家企业过会,5家企业新三板挂牌,上市公司总数持续增长达36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33家、港交所上市公司3家,上市公司累计实现直接融资934.64亿元。

加快企业上市步伐,打造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顶格协调高效化解企业上市障碍,紧盯在审企业、拟于今年申报IPO和报辅导企业,利用齐好办上市管家全链条服务机制,在调查研究中排除企业上市障碍,累计走访调研企业104家,积极争取证券交易所和省有关部门业务指导和工作支持,协调解决上市过程中障碍、难题20余项。持续改善提升服务质效,推出“上市管家陪跑工作机制”,服务阶段上端口前移、全程覆盖,围绕企业上市初期培育股改、中期辅导报审、后期上市发展各环节,为企业上市提供全周期陪跑服务。强化与交易所协同联动,研判分析全面注册制改革下企业上市新路径、新方法,打造“企业—服务基地—交易所”直通服务,赴三大证券交易所拜访对接4次,开展“交易所面对面”系列培育活动,邀请专家来淄实地调研企业30家次,精准指导企业上市提速。

强化载体建设,打造多元开放的金融资本生态。构建体系化金融资本“专业课”,持续完善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培育功能,举办“全面注册制改革政策解读”“企业IPO财税规范实务”等专题培训11次,培训企业400余家次。搭建企业上市“预备队”,目前淄博市拟上市公司12家,新三板累计挂牌企业66家,储育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41家、市级上市后备企业237家,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887家,推动形成“储备一批、辅导一批、上市一批”梯队式、动态化、可持续的培育工作机制。完善平台矩阵,推动鲁中路演中心、淄博市董秘沙龙专业化运营,更好发挥资源引聚功能。常态化举办“淄博市董秘沙龙”活动,促进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沟通交流和信息资源共享。支持齐鲁股权交易中心设立“专精特新”专板,联合举办“上市苗圃计划”(淄博培育班),精准服务淄博市上市后备企业,推动形成企业上市梯次发展格局。

聚力资本集聚,打造集成化金融资源链接平台。聚焦资本要素聚集发展,深化投贷联动服务机制,对接国内头部股权投资机构、银行机构面向淄博市初创期、种子期科创企业开展“投贷联动”合作,为企业提供股债融资服务。推动产融对接能级跃升,依托基地推动设立科创基金,深耕企业全成长周期,增强资本供给能力。对接基金、创投机构考察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和产业园区,探讨先进技术产业化落地等事宜。推进投行化资本招引,利用2023港澳山东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淄博行”、中信证券2023年淄博资本市场会议等活动全力推动重点产业链和金融招商,深化与国内头部金融集团、创投机构等在金融创新、产业赋能等领域深度合作,为淄博市链接更多金融要素助推产业升级。

聚焦上市公司扩容提质,打造体系化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赋能平台。推动资本市场“淄博板块”扩容,推动淄博市亚华电子、一诺威分别在创业板、北交所上市,新恒汇创业板过会,全市上市公司增至36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数量达到33家,居全省第四,资本市场“淄博板块”再扩容、再提质。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鼓励上市公司灵活运用配股、增发、可转债等多种手段,优化融资安排,改善资本结构,提升直接融资比重。今年以来推动新华医疗、山东赫达再融资18.84亿元,目前全市上市公司累计实现直接融资额934.64亿元。强化高质量主体交流共享,举办“淄博市董秘沙龙”2023年春季活动,发挥上市公司“传帮带”作用,增强全市资本市场凝聚力。联合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举办“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淄博行”活动,联合中信证券举办中信证券2023年淄博资本市场会议,引聚全国130余家上市公司来淄产业对接和交流合作,以金融理念、资本思维强化金融产业招引,为全市经济强势赋能,提升区域资本市场影响力。

下一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将锚定“提品质创品牌增实效”攻坚年行动,抢抓全面注册制机遇,继续深化资本市场突破行动。进一步助推企业加快上市进程,发挥企业上市融资对于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带动作用,支持淄博市新经济企业和传统优势企业上市,带动产业链集聚集群发展。进一步深化企业上市培育,完善分板块、分层次、分行业上市后备企业库,用好新三板挂牌上市直联审核机制,引导规模偏小、成长快速的企业和有北交所上市意向企业尽早启动新三板挂牌工作进程。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生态,做好上市公司孵化聚集区试点工作,推动优势区域企业存量尽快转变为上市公司增量,为实现“3510”发展目标、“强富美优”城市愿景贡献更多金融力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