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岛农商银行把防范电信诈骗作为“金融为民”的务实举措之一,聚焦“一老一少”等重点人群,精心统筹协调,深化创新联动机制,切实担负起守住人民群众“钱袋子”的社会责任。

识破诈骗“陷阱”,提供安全“增值服务”

当前,各类资金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免费旅游——参观厂家——讲课洗脑——收取定金和尾款”等套路防不胜防,消费者资金安全极易受到损失。青岛农商银行持续加强营业网点风险案件识别,成功阻断多起异常资金流转。

2021年6月,一位老年客户在一名年轻男子的陪同下,前往青岛农商银行办理业务,声称支取36000元支付阿胶货款。两人不同的口音引起工作人员注意,利用年轻男子外出抽烟机会,银行工作人员详细询问老人取款用途,得知老人通过年轻男子购买一款号称“只有大人物才能吃得上,有强身健体奇效”的阿胶,每斤价格高达20000元。工作人员立即意识到老人可能遭遇诈骗,向老人进行防诈提示。但老人表示“听过讲课,厂家值得信赖”,执意要求提款。青岛农商银行当即启动防诈骗应急预案,在联系客户家人的同时拨打了110报警。在民警、家人、银行工作人员的共同劝阻下,老人终于意识到自己被骗。几日后,老人向银行送来感谢信:“你们是老百姓的金融卫士!客户信任你们,感谢你们!”老人的家人也发来感谢短信:“你们及时劝阻老人的善举,着实为老人避免了金钱、感情、身体方面巨大损失,感谢你们为储户着想的付出精神!”

强化内防外联,建立防骗“防护墙”

以“早发现、快阻断、控损失”为目标,青岛农商银行建立起“总行——支行——柜员”三级内控防范体系,创新老年客户柜面汇款问询、风险分类分级管理、典型案例通报等机制,提升全体员工风险判别能力,优化金融服务效能。同时,联合各区市公安机关建立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犯罪联席会议机制,从组织领导、防范宣传等维度加强合作,共同防诈骗、反诈骗。2021年,青岛农商银行员工主动识别、劝阻客户疑似电信诈骗转账汇款20余起,拦截资金158.8万元。“针对金融诈骗形式不断变换、手段不断更新的特点,我行不断加强全体员工防诈骗专项培训,提高异常情形的识别和应对能力。同时,我行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对银行账户的开立、使用、退出进行全周期管理,不断提升风控预警智能化水平,构筑防范金融诈骗的数字‘防护墙’。”消费者权益保护部负责人介绍说。

强化宣传教育,形成群防群治良好氛围

青岛农商银行上下“一盘棋”打造系列化、常态化、规范化的金融知识宣教体系,按照“分区域规划,全覆盖调度”原则,引导分支机构分别对接各个区市,循环走进老年大学、驻青高校及中小学校、社区街道,向群众普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保护个人信息等金融知识,累计开展宣传活动1.7万余次。同时,结合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青岛农商银行重点利用数字技术拓展线上教育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创建“青岛农商银行”“青岛市金融教育示范基地”微信公众号、订阅号,扩大金融知识宣讲的覆盖面、影响力及参与度。推出“消保新闻”“金融知识”“案例警示”等多个宣传栏目,可视化、多角度、针对性进行防范金融诈骗风险提示。累计推送系列内容156期,主题文章42篇,有效普及金融知识,提升岛城人民风险防范技能。

接下来,青岛农商银行将深入贯彻落实打击治理金融诈骗相关要求,强化员工培训、预警拦截和止付挽损,依托线下营业网点广泛开展防诈骗宣传,切实履行保护人民群众利益、维护金融市场秩序、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社会责任,为营造良好的金融消费生态环境贡献“农商力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