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一位大学老师,将所有精力献给科研和教学;他曾赴日本工作,在人33才济济的跨国企业中仅5年就提拔为高级经营干部;如今,他来到海尔的平台上搞科研创新,“海归入海”,从0到1持续创造美好生活。
他是海尔超前研发总工程师俞国新。数十年潜心科研,他坚信,科研之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他初心未改,用技术创造美好生活,以自身践行中国创新。
让国人过上美好生活
俞国新的奋斗路、科研梦,要从他一路走来的历程中细细探寻。
年少多才识,俞国新求学时就喜欢探究科学前沿,在导师的引领下,他在西安交通大学先后完成了本科和研究生学习,毕业后,俞国新又考取上海理工大学博士,研究课题是低温生物学和低温医学,为他日后进行食品保鲜技术研究和开发打下了很好的理论基础。毕业后,他留任校园成为了一名大学老师。
1996年,俞国新以高级访问学者的身份前往日本东京工业大学,也正是这一旅程彻底改变了他的职业生涯。在日本,俞国新看到家电行业为人们带来了美好生活,他立即决定进入日本企业投身家电制冷领域深研。经过15年历练,他沉淀了丰富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经验,为后期自主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身在国外,心系祖国。在日本工作期间,俞国新时刻关注着中国家电行业的发展,彼时海尔已实现全球化布局,其原创科技实力让他格外关注。
“不同于日本家电行业求稳的风格,海尔对原创技术的高标准追求和对技术爆发性增长的全力支持,让我看到了新的职业前景”,他认为,海尔用科技赋能美好生活的愿景,与他一直追求的目标不谋而合;在海尔的科技创新平台上,他能突破行业“天花板”干出一番成绩。
2013年,他毅然选择放弃日本的高职高薪待遇,带着满身学识回国,投身海尔的自主创新热潮中,继续追求创造美好生活的梦想。
破解行业百年难题
超前创新中心,在海尔被称为“持续发展的技术驱动源泉”,俞国新就是超前创新中心的总工程师。在海尔“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研发理念下,俞国新带领团队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持久的攻克难关的毅力,创新出了干湿分储冰箱,终结了行业百年来只调温不调湿的历史。
“冰箱保鲜不是只通过降低温度来实现,还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大部分水果蔬菜保存相对湿度一般在90%左右,枸杞等中药干货的保存相对湿度一般在45%左右,这是比较恰当的存储环境”,俞国新这样介绍,长期以来,电冰箱的设计通过低温延长了食品的保质期,但风冷冰箱里蔬菜水果易风干、干货易返潮发霉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基本是为了存储蔬菜水果,而对需求日益增强的干货珍品的存储则一直没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案。一项调查显示,92.8%的用户认为有必要在冰箱中设置单独储存干货的区域。“这就需要寻找冰箱分区设置不同湿度的新方案”。
为此,俞国新带领团队在埋头科研的同时,也在海尔HOPE开放创新平台上发出需求。很快,一位造纸业人士的回应引起了研发团队的重视:“纸有很多种类,有书写用纸、印刷用纸也有食品用纸,不同的纸张,透气性和吸水性都不一样,如果改变一下植物纤维结构或组成,说不定可以用来控制湿度。”
在这条线索启发下,俞国新带领团队成员多次造访日本最先进的植物造纸研究机构寻找解决方案,并联合4名造纸专家、2名保鲜专家、数名资深博士组成了研发小组,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发现了可以控制湿度的纤维。经过3年的深入研究后,他们成功研发出HCS生态植物膜。
图:俞国新查看HCS生态植物膜可靠性试验情况
将HCS生态植物膜和微风道无霜的原创科技应用到产品创新之中,俞国新团队成功研发出干湿分储冰箱,不仅能提供储存干货食材的最佳温度和湿度,还解决了风冷冰箱蔬菜水果易风干的问题,核心技术成功申请了11项国际(美国、法国、日本、韩国、新西兰、意大利等国家)专利保护。
海尔干湿分储冰箱上市后得到了用户青睐,不但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还推动了产业高质量发展。海尔干湿分储冰箱也被行业誉为“首款中国创造的冰箱”,将“创新”写入中国冰箱行业发展史。
双碳战略的海尔实践
在2020年发布的“双碳”战略的感召下,海尔聚焦“双碳”不断升级研发方向,俞国新也利用自己在能源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资深经验,带领团队在减碳环保上进行科研创新,践行技术报国的梦想。
机会很快就来了。作为“千年大计,未来之城”的雄安新区,要建设成直流新城,整个城市从输电到配电、用电,全部都是直流电,不再是我们常用的220V交流电了。这就意味着,家用电器也要匹配直流电系统创新开发直流家电产品,这个新课题摆在俞国新面前。
“之所以选用直流电,因为其具备三大优势。一是国家双碳战略的实现需要扩大非化石电力的使用,而这些电力的特征是直流,如果用电端口是交流电器,就需要把电力先转换成交流,不仅需要额外的直流-交流转换设备,而且转换过程存在能源损失;二是现在的变频电器中,一般是先把输入的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再通过变频控制电路转换成交流电的电源电路,直流电的直接接入,不仅可以省去直流-交流转换成本,而且能源效率也显著提高;三是在输送过程中,直流电几乎不会产生无功功率,超高压远距离传输时损失小,是国家‘西电东输’战略的重要技术支撑。”俞国新这样解释。这样一来,直流新城不仅可以直接接纳绿色电力,还能大大降低能耗,达到减碳环保的目的。
2021年底,由工信部批准、海尔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低压直流配用电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正式通过专家组验收,作为承担项目实施工作的唯一家电企业,海尔在提高用户体验的前提下,对直流电特有的拉弧安全性、大电压波动以及柔性用电等课题进行关键技术攻关,完成了11种直流家用电器的开发,并搭建了业内首个直流用电实体集成测试平台,受理发明专利33项,相关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这一国家项目中,俞国新研发团队提出了多个新思路、新方案,为项目顺利完成贡献了海尔力量。
目前,海尔已构建10+N全球创新生态体系,通过遍布全球的10大研发中心,依托HOPE开放创新生态,不断整合全球一流创新资源,创造出诸多超越用户期待和突破行业极限的新技术、新产品。“这也是海尔这个平台吸引我的地方,能够了解用户最真实的需求,能够跟全球最顶尖的技术人员对话,能够将创新成果顺利转化至产业链”,俞国新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展望2022年,我国将着力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
从国内到国际,从技术创新到成果转化,如海尔一样勇担时代重担的中国品牌,正让企业发展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从海外求知到回国科研,如俞国新一样的万千科技工作者,正秉承科技报国、服务民生的初心使命,在科研道路上不断探索。像他们一样的企业和人才,正为科技强国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