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统计局发布消息称,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7017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比2021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3%。
各个省份近日也陆续发布“一季报”。截至目前,据小编不完全统计,已有22个省区市发布2022年一季度GDP数据,超过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七成。
从2022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速来看,目前江西(6.9%)、福建(6.7%)、湖北(6.7%)暂列前三,北京(4.8%)、河南(4.70%)、天津(0.1%)排名暂居最后三名。
目前公布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的省区市2022年一季度GDP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制表 每日经济新闻 数据来源:各省统计局、地区官方媒体
天津同比增0.1%
江西目前最高同比增6.9%
4月18日,中国经济首季报出炉。一季度,经济运行延续恢复态势,主要指标增速基本稳定,发展质量效益有所提高,开局总体平稳。但世界局势复杂演变,国内疫情近期多发,有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
今年一季度,上述22个省份GDP均实现了正增长。从一季度GDP总量方面来看,山东、河南、四川、福建、湖南、湖北、安徽7省均超过一万亿元,山东以19926.8亿元暂居第一。
从增速方面来看,共有19个省份增速高于4.8%的全国水平,江西、福建、湖北、贵州、山西、湖南、海南表现亮眼,均超过6%,其中江西暂时以6.9%暂时领跑全国。
北京的增速与全国持平,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朱燕南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个结果来之不易。”面对国内疫情多发频发和国际环境复杂严峻等多重考验,北京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冬奥会冬残奥会举办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经济实现平稳开局。新兴动能加快成长是北京一季度经济主要特点之一,主要体现在高精尖产业、数字经济及企业研发创新等领域。数据显示,北京全市数字经济实现增加值3873.6亿元,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7.2%,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1.2%,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
天津和河南是目前唯二增速低于全国的省份,其中河南增速为4.7%,天津仅为0.1%。天津市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总的来看,一季度天津经济运行保持增长,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稳企纾困政策落实到位,各类企业生产恢复,全市经济将持续稳定恢复。
解读:2017年,天津GDP增速由上一年的9.1%骤降至3.64%,增幅掉了近2/3,此后几年天津的经济增速一直居于低位,2018年3.6%、2019年4.8%、2020年1.5%。断崖式“跳水”的背后,有当地“自揭家丑”“挤水分”的因素,也有产业结构偏重偏旧、新动能增长青黄不接、资源环境难以为继的困境。
2021年天津地区生产总值1.57万亿元,增速6.6%,虽然依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1%),但增量超过1600亿元,为近年来最大增量。当地媒体曾指出,这得益于新旧动能转换取得成效。那么,为何今年一季度增速下滑至0.1%?
这背后有疫情影响的因素,今年1月8日,天津突发本土奥密克戎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国内首个正面迎战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城市。反映在经济数据上,天津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4.5%,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3.9%。
疫情对国内需求的影响是阶段性的。随着疫情得到有效管控、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正常经济秩序将快速恢复,经济运行会回归正常轨道。此前天津“两会”上,面向2022年,天津将GDP增长目标定为5%以上,如何完成目标,压力留给了下三季度。
如何理解一季度经济增长数据?
如何看待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8%?
据新华网思客,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表示,2022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8%,比2021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3%,在目前新冠疫情再次上扬和俄乌事件冲突这两大超预期事件的冲击下,我们能够保持在这样的一个水平,还是来之不易的。
如果从季度数据来看,在世界经济中这是一个相对偏好的数据。但更重要的是在两大超预期事件的冲击下,还要看到一季度数据所带来的趋势性变化,这是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的。
投资“引擎”如何提振?
刘元春表示,一季度保持比较好的是投资和出口,从需求端看,这是中国经济稳定的两个核心。随着稳增长一揽子方案的实施、“十四五”一些重大项目的开启以及一些政府工程的适度前置,一季度投资的整体情况还不错。
具体来看,基础设施同比增长8.5%,制造业投资增长15.6%,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7%,这说明一系列“稳投资”的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一些传统的投资扩张政策实施的效果比较明显。
与1-2月的数据相比,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下滑了2.9个百分点,这主要来自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房地产投资在整个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占比高达70%,因此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很重要,倘若持续低迷,可能对投资的回升造成很大压力。
下一步来看,随着一系列房地产调整政策陆续发挥作用,我们可以预见,投资应该是下半年的中国宏观经济稳定的一个核心。
如何更进一步拉动内需提振消费?
刘元春表示,消费跟疫情密切相关,目前整个疫情由于病毒变异,特别是病毒传染性大幅度提高,影响了我们一些经济核心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疫情冲击最大的一个是服务性行业,另一个是消费,对于消费的变化,要求我们不能简单地依赖于一般常态经济下滑时的扩消费政策,而必须要根据疫情的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调节。
第一,畅通供应链物流链,防止由于供应链物流链出现瓶颈后,影响消费。
第二,要关注疫情对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冲击问题。因此我们的扩需求政策,要适度地从投资端向消费端和民生端倾斜,对于一些生活困难群体的补贴力度要加大。我们可以通过购物券的形式,或者一次性发放疫情补贴的形式来完成。
促消费要有系统性的举措,特别是疫情期间,要针对这种现象采取相应举措,而不是简单地按照过去比如说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的一些模式来进行。
温彬:预计后三个季度增速或逐季回升
超预期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经济增长还能否实现5.5%左右的增速目标?
据中国新闻网·中新财经21日报道,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在一次视频访谈中表示,“我对全年实现GDP5.5%增速的目标还是有信心的。”
温彬说,“今年一季度经济形势总体开局平稳,生产、投资、物价、国际收支等数据保持在合理区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8%,应该是今年的低点,未来三个季度可能会是逐季回升的走势。”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1%。从国际收支看,货物贸易顺差扩大,服务贸易逆差缩小,外汇储备稳定在3.2万亿美元左右,国际收支状况保持稳定。
温彬也指出,今年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多新变化,特别是3月份以后,一些经济指标出现了边际回落,制造业PMI、非制造业PMI都跌入了收缩区间。“特别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月同比下降3.5%,反映目前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不足,下个阶段要进一步加大逆周期宏观调控力度。”
“疫情对我国经济运行造成的不利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温彬说,全年经济运行要保持在合理区间,上半年经济能否稳住很重要,这就需要尽快控制住疫情。
此外,温彬还认为,当前要更加重视中小微企业的经营压力和困难。“原材料涨价、需求减弱等,给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冲击还是比较大。”
“中小微企业是承载就业的主体,稳增长的核心目的就是稳就业。要多措并举稳住中小微企业,通过稳市场主体来实现稳就业的目标。”温彬补充道。
除了继续加大逆周期宏观调控力度外,温彬表示,针对疫情冲击影响较大的一些行业以及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要加快落实减税降费等措施,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