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我们党历来重视调查研究,坚持在掌握实情基础上进行决策。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际,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与市委党史研究室等合作开辟“回眸上海调研”栏目,介绍自1949年以来事关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调研,以飨读者。
【资料图】
产生对上海实行“紧缩”的想法
历史跨入1949年,当中国共产党在军事和政治上不断取得胜利的同时,在财经领域却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持续多年的恶性通货膨胀严重影响市场稳定和人民生活;解放战争正在大规模推进,军费等各项开支持续增加,使得财政收支严重不平衡。
作为我国经济中心的上海,形势尤为严峻。从外部看,国民党对上海进行封锁轰炸,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库存严重不足。情况最紧急时,上海存粮不足1亿斤,仅够半个月消费,存棉只够纱厂开工1个月,煤炭只够一周耗用。生产所需物资进不了上海,上海生产的工业品也运不出去,大量工厂在外销断绝、内销一时打不开的情况下被迫停工歇业,失业人数激增。
从内部看,投机势力的兴风作浪严重影响上海的市场稳定和人心安定。投机商人利用上海口岸被封锁禁运、物资供应紧张的机会大举囤积,掀起以粮食、纱布、煤球为主的“七月涨风”。从6月23日至7月30日,全市物价上涨1倍。6月23日每石大米的价格为11700元(旧币,下同,旧币10000元折合人民币1元),到7月16日上涨为59000元,7月18日更进一步涨至65000元。
为减轻封锁轰炸对上海的影响,中央和上海市委部分同志产生对上海实行“紧缩”的想法,决定有计划、有步骤疏散部分人员和内迁部分工厂学校,以此减轻上海负担。毛泽东主席在7月21日代表中央起草致华东局的电报中也指出,“上海问题须从农村、精简、疏散三方面着手才能解决”。
上海站不住,全国经济稳不住
面对紧迫局势,经请示中央同意,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决定7月27日至8月15日在上海召开由华东、华北、华中、东北、西北五大解放区财经负责人参加的财经工作会议,这次会议也被称为上海财经会议。
为开好上海财经会议,中财委主任陈云应华东局之邀,决定提前到上海开展调查研究。陈云指出,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东方的金融中心,上海站不住,全国经济稳不住;调查全国性的财政经济情况,提出解决的办法,不在上海,看不到全面,看不到全国财政经济的困难。7月19日下午,陈云一行搭乘火车离开北平前往上海。
7月22日火车驶过真如时,遭遇国民党飞机的袭击。火车停了下来,陈云等人跑到火车下伏在轨道上隐蔽。由于火车头被飞机打坏,上海铁路局另调拨来火车头,陈云一行才得以抵达上海入住百老汇大厦(后改名上海大厦)。
抵沪后,陈云立即开始对上海的财经情况进行调查。连续4天,他一边听汇报、调查研究,一边为会议作准备。他与上海及几个已解放的大区财经负责人交换意见,初步摸清了上海和各大区财政收支、粮食和棉花积存、黄金银圆外钞库存、货币发行和流通等情况以及物价上涨趋势。
上海面临的困难是暂时的、可以解决的
陈云最初也是赞同上海实行疏散的,并曾打算从上海迁移一部分工厂学校到东北。但经过调研后,他改变了原有设想,认为上海面临的困难是暂时的,并且是可以解决的。因此,要把恢复与发展生产作为改造上海的关键——上海工厂不搬迁,全力维持生产,力争使主要行业的开工率维持到三分之二。
陈云指出,首先要统一思想,坚决顶住敌人实施的封锁轰炸。他强调,“我们要准备帝国主义的长期封锁,不仅是目前的军舰、飞机、水雷的封锁,在经济上也要准备他们不买我国出口的货物,不卖给我们需要的东西。当然,他们不可能把我们完全封锁死”。
当时上海面临的最关键是解决物资短缺问题。为此,陈云提出“全国支援上海,上海支援全国”的口号。既要解决原料的来源问题,组织各地把粮食、棉花、煤炭等如数、准时运到上海,以全国之力帮助上海克服物资供应青黄不接的难关;也要解决原料的运输难题,要把运输看成一个重要问题精心加以组织,通过缩短徐行和错车距离、增加通讯设备、加快装车卸车等措施,增加列车通过数量,提升铁路运能。
对于部分同志提出将工厂学校内迁的设想,陈云经过缜密考虑,认为应将解决目前困难与全国长期建设分开来处理,不能因为目前有困难,就把许多工厂搬迁了事。工厂的搬迁,不仅要有原料产地,有适当的厂房,还需要有电力、机械等辅助企业与之相配合。如果厂房、电力、辅助工业等配套问题尚未解决好就仓促进行大规模的工厂内迁,上海的工人失业,那里也半年开不了工,反而会影响我国的工业生产。
必须维持上海,不轻议迁移,不轻议裁员
上海财经会议闭幕后,陈云根据中央“在动身前分出两三天时间,专门邀集上海工商业界代表性人物分批座谈有关财经各项主要问题,并多多听取他们的意见”的指示,留在上海继续开展调查研究,探讨如何落实会议的各项决定。
8月19日至23日,陈云先后出席由上海市委召集的民主建国会负责人、上海产业界代表,以及机器工业、银钱业、纺织业、卷烟、西药、化工各业代表座谈会。在座谈中,陈云向各界代表人物通报财政经济困难情况,就相关政策向他们征求意见。对于他们提出的好的和比较好的建议及批评虚心“予以考虑,使他们敢于言,尽其言,并能得到应有的结果”,鼓励“公私劳资之间经常交换意见”,共同合力克服“暂时的胜利中的困难”。
8月25日,陈云还来到交通银行楼上,向出席上海市总工会筹备委员会扩大会议的五六百名各厂各业工会代表发出号召,动员上海工人群众同政府一起想办法在目前条件下维持和增加生产,奋起克服困难。
陈云从调研中得出的这些结论也得到中共中央的支持,毛泽东主席在9月3日致上海市委书记的电报中表示:“中央同意此次上海会议决定的总方针及许多具体办法。我们必须维持上海,统筹全局。不轻议迁移,不轻议裁员。”
上海“活”了,全局也就活了
这次调查研究虽然时间不长,但调研不仅起到了克服严重财政困难、稳定全国经济秩序的作用,也成为推动上海从“紧缩”走向“维持”关键性决策,为此后上海的进一步发展打下根基。
在调研中,陈云从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出发,全面认识和正确分析当时的困难情况,从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找出物资供应和工厂搬迁这两个关键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既保障了上海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必需的粮食、棉花、煤炭等供应,更为上海保留了重要的工业企业和主要的生产能力。至1949年底,上海经济形势逐步趋向好转,工业生产逐月上升,染织、毛纺等轻工业开工率达到95%左右,钢铁、机电等重工业开工率也在86%以上。
更重要的是,陈云运用长远眼光开展调查研究,为充分发挥上海综合优势支援全国发展创造了条件。陈云指出,解决财经问题,不应机械地、僵化地解决一时、一地之需,而应从推进全国长期建设的角度加以考虑。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工业基地,按当时计算,上海一个市的工商税收相当于五个天津市的税收。上海“活”了,全局也就活了。正是由于采取维持上海的方针,上海主要的生产能力被基本保留下来,从而为我国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提供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图片来源:新华社)
栏目主编:张骏
文字编辑:洪俊杰
本文作者:张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