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蓝耳不稳定易影响各阶段生产成绩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蓝耳病依然是中国猪场的头号疾病。”唐闫利指出,凡是有蓝耳病参与的混合感染,如蓝耳与圆环的感染等,对猪场造成的损失都非常之高。猪场在蓝耳病不稳定的情况下,会对猪只各个阶段生产成绩都会造成一系列影响。唐闫利表示,蓝耳病不稳定猪场与蓝耳病净化猪场相比,生产成绩相差可达到40%。
会上,唐闫利分享了蓝耳病净化的方法——LCH净化方法。其中,L表示Load,即引入足够量后备,尽可能多的引入后备种猪;C表示Close,即封群,以及封群期间不再引入新的后备母猪;H表示Homogenize,即均一化感染,建议大规模接种PRRS MLV疫苗,2次,间隔30天。
但不是每个猪场都可以进行蓝耳病净化。“如果没有相应生物安全条件的话,猪场很难保持净化状态。”在唐闫利看来,生物安全是蓝耳病净化的保证,猪场场址评估是蓝耳病净化的前提。对于种猪场来说,更是要经过相应的场址生物安全评估。会上,唐闫利推荐了两个评估工具,PADRAP评估和场址千点评分。
勃林格殷格翰全国资深技术服务经理唐闫利
02
严格执行内外生物安全措施是疾病净化的关键
据唐闫利介绍,蓝耳病净化实际包含三大过程,即疫苗免疫、场内生物安全和场外生物安全。
“PRRS MLV(蓝耳病弱毒活疫苗)在蓝耳病净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唐闫利表示,在蓝耳病不稳定猪场,免疫MLV可有效降低保育期死淘率;降低野毒感染能力,减少免疫猪群鼻腔排毒时间;降低免疫猪群感染剂量;缩短免疫猪群病毒血症持续时间。
除了疫苗免疫之外,猪场内外生物安全也尤其重要。唐闫利指出,蓝耳病毒传入猪场主要通过三大途径,即猪场间距离、猪群流动风险以及车辆管理。基于此,会上,唐闫利分别分享了猪场内外生物安全措施方案。
场内生物安全措施,旨在限制/减少/消除场内PRRSV传播。唐闫利建议定期针对性群体采样监测,确定群体内PRRSV传播链条及感染现状;从传播链条起始段,分阶段逐一稳定猪群PRRS感染状态;通过生物安全/生产管理减少/限制/消除PRRSV场内的传播,延长窗口期,为早期干预提供更多空间。
场外生物安全措施,旨在防止PRRS新毒株引入猪群。唐闫利建议,根据猪场所处地理环境、猪只密度及气候条件合理设定猪场PRRS健康等级;外部生物安全更加关注对外转猪次数,引种方式、隔离适应及车辆管理;安装加药空气过滤系统可以有效降低猪场感染PRRS。
唐闫利特别指出,生物安全措施在制定之后,更关键的是还是要落到严格执行上,只有严格执行,蓝耳病净化才有实现可能。
勃林格殷格翰会场展位
记者:农财宝典新牧网熊亚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