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止赴港上市仅一个多月,广州医药获得母公司白云山(600332.SH、00874.HK)的增持。
8月7日晚间,白云山披露公司拟以现金10.03亿元收购联合美华持有的广州医药18.1847%的股份。本次交易完成后,白云山对于广州医药的持股比例将提升至90.9237%。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广州医药最早为国有独资公司。2007年,联合美华作为外资投资方入股,广州医药成为中外合资企业,至今已有15年。直至2017年末,联合美华向白云山出售所持广州医药30%股权,并对后续股权的出售作出安排,这也是本次交易的诞生背景。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20年末,白云山就曾计划分拆广州医药单独上市。但分拆方案却在今年6月份突然被按下暂停键,原因包括监管批复的到期、资本市场的变化等。
如今再次获得白云山的增持,广州医药将告别外资。广州国资控制地位加强后,广州医药是否继续推进IPO,引发市场猜想。
整体估值58亿较四年前增逾20亿
虽然未能如期推动广州医药赴港上市,但白云山对于广州医药的股权有了新的打算。
8月7日晚间,白云山披露资产购买方案,公司拟以现金10.03亿元收购联合美华持有的公司控股子公司广州医药18.1847%的股份。本次交易完成后,白云山将持有广州医药90.9237%的股份。
事实上,本次收购是白云山与联合美华四年前交易的后续。资料显示,广州医药最早为国有独资公司。2007年,联合美华作为外资投资方入股广州医药,与广州药业分别持有广州医药50%股权,广州医药成为中外合资企业。2013年,广州药业与白云山重组,白云山整体上市。
2017年末,白云山曾披露重大资产购买方案,白云山以现金购买联合美华持有的广州医药30%股权。
彼时,广州医药全部股东价值为46.25亿元,扣除评估日后的分红9.1亿元,整体估值为37.15亿元。双方协商后,此部分资产的交易价格确定为10.94亿元。
同时,双方还约定,白云山向联合美华授出一项售股权,联合美华可选择在行权期内向公司出售其所持有的广州医药剩余20%股权。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通过此次并购,原本为中外合资经营的广州医药正式被纳入到白云山旗下,白云山背后的广州国资顺利取得广州医药的控股权。白云山曾表示,由更贴近中国市场、国内资源优势更强的广药白云山成为广州医药控股股东是更好的选择,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广州医药的发展、增强其综合竞争实力。
2018年5月末,此笔交易完成。去年5月末,白云山与联合美华再次签订协议,延长售股权行权期。
上述补充协议签订时,白云山正在推进广州医药赴港IPO事宜。但在今年6月,白云山突然宣布中止广州医药赴港上市,主要原因包括中国证监会出具的核准批复有效期届满,以及目前香港资本市场变化,公司及广州医药的发展规划等。
目前,白云山、联合美华分别持有广州医药72.739%股份、18.1847%股份。如果本次交易完成,作为外资股东的联合美华将正式退出广州医药股东之列。同时,广州国资对于广州医药的控制力将进一步增强。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交易中,广州医药的整体估值约为57.98亿元,较其合并口径下的归母净资产增值7.26%,也较四年前交易时的估值增加逾20亿元。
大商业板块毛利率仅6.64%
对于白云山而言,加大对广州医药的控股权比例,将有利于稳定广州医药股权架构,提高广州医药决策效率,巩固其医药流通企业地位,持续推动公司医药流通业务发展。
而广州国资的控制地位更为稳固后,广州医药何时将继续推动IPO也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
目前,白云山的业务板块分为大南药(医药制造)、大健康、大商业(医药流通)、大医疗等四个部分。广州医药作为华南地区的医药流通龙头企业,属于白云山大商业板块的核心企业。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虽然大商业板块为白云山最大的收入来源,但以王老吉为核心的大健康板块才是白云山最核心的利润来源。
2021年,白云山实现营业收入690.14亿元,同比增长11.9%;净利润37.2亿元,同比增长27.6%。报告期内,白云山的大商业板块实现营业收入467.85亿元,同比增长8.34%,占当期营收的比例为68%。但该业务的毛利率仅为6.64%,为白云山利润空间最低的业务板块。
同期,白云山的大健康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08.51亿元,同比增长38.07%,当年该业务毛利率达到47.34%。其中,王老吉大健康公司作为白云山的全资子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97.29亿元、净利润12.88亿元,占白云山营收和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14%、34.6%。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广州医药业绩出现波动。虽然在2017年的交易中,联合美华并未对广州医药的业绩作出相应承诺,但交易完成后的三年,广州医药均未达到资产评估报告中的业绩预测指标。
2018年至2020年,广州医药分别实现净利润3.08亿元、3.73亿元、4.13亿元,完成率分别为80.5%、82.75%、81.64%。
据白云山年报披露,2021年广州医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8.71亿元,主营业务利润28.13亿元,净利润5.21亿元。
(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蔡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