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促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近日,公募基金产品层面迎来了一次“供给侧改革”。
中国基金报记者从业内获悉,近期监管要求基金公司上报新基金时,需要提供迷你基金情况说明、解决方案以及解决时间点,若解决方案中提到持续营销,还需要提供切实可行的措施。
从业内反馈来看,多数基金公司人士认为,这是此前基金业高质量发展意见指导方针在基金产品端的细化落实和延续,最新的监管政策可以促使基金公司积极行动,高度重视并解决迷你基金的问题。
(资料图片)
新基金上报需提交迷你基金“清单”
2019年1月全面实施公募基金常规产品分类注册机制以来,基金注册便利度大幅提升,行业主体获得感明显增强,有力促进了权益类基金发展壮大,助推行业规模快速增长,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与此同时,公募基金行业量与质不平衡的问题逐步显现,迷你基金等现象也受到关注。
近期,针对行业内长期以来存在的迷你基金问题,监管展开了一次摸底调查,要求基金公司上报新产品时需提供旗下迷你基金的具体情况,并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同时给出解决的时间期限。
“近期监管要求基金公司上报新基金时,需要提供一份公司旗下规模低于5000万元以下的迷你基金情况说明(不包括发起式基金),说明的内容包括迷你基金的具体情况、详细的解决方案以及明确的解决时间节点。基金公司若是给出的是持续营销的解决方案,也要拿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据上述人士介绍,此前对迷你基金的要求是基金公司需控制非权益基金的迷你基金数量在7只以下,否则就会影响产品审批,而现在统计的迷你基金情况明确包括权益基金在内,可见目前要求比过往更为严格。
另一位基金公司人士也表示收到相关要求。“基金公司在报新产品时,需要提交公司旗下迷你基金的情况说明以及解决时间,比如提交公司旗下迷你基金名称、数量以及规模在5000万以下的持续时间,尤其关注规模在1000万以下的迷你基金。”
“监管并未对迷你基金的解决时间采取‘一刀切’的政策,而是让基金公司自己给出解决时间表,不过基金公司也不会把解决时间的期限拖得太久,这样会显得没有解决问题的诚意。”上述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多位基金公司人士也都获悉相关消息。另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政策还处于研究阶段,有说法是今年年底之前解决迷你基金问题,甚至有消息称1000万以下的迷你基金要尽快(或在三季度末之前)拿出解决方案,不排除未来影响新产品审批的可能性。
据了解,目前多家基金公司都在准备迷你基金的情况说明,同时在积极与监管沟通,部分动作较快的基金公司已经提交了相关情况说明。
处置迷你基金进行时
从过往基金行业常规惯例来看,迷你基金的处置手段一般包括清盘、转型、持续营销等,目前各家基金公司也在结合自身情况制定迷你基金的解决方案。
“未来是清盘还是通过持续营销解决迷你基金的问题,需要根据具体产品具体分析,但从过往情况看,能够通过持续营销将迷你基金做大的还是相对较少。”一位基金公司产品人士表示,目前该公司也还在探讨方案之中。
”迷你基金是选择清盘还是选择持续营销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个人预计清盘的可能性居多。毕竟迷你基金的规模若是能够做大,基金公司早就已经采取行动。”一位业内人士也持相似的态度。
从记者了解到的情况看,持续营销难度相对较高,已成为行业普遍态度。另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从目前渠道的现状看,基金公司新发一只基金比持续营销容易,持续营销相对困难,对比之下,清盘是相对简单的解决方案。
“过往基金公司可能还会考虑保留迷你基金的壳资源,未来若是迷你基金的存在会对基金公司新业务的审批造成影响,还不如选择直接清盘。”一位基金公司人士更是直言。
事实上,除了清盘、持续营销的常见做法之外,此前业内也出现过刘畅畅等有一定知名度的基金经理接手小基金,或是将迷你基金转为券商结算模式等将基金规模做大的尝试,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上述的做法不具备普遍适用性。“过往单个基金经理管理产品存在数量上限,行业内明星基金经理所管基金都不少,对于明星基金经理而言,若是迷你基金过往业绩不佳,也会影响其所管产品的净值曲线,因此,明星基金经理接手迷你基金动力不足。此外,明星基金经理在公司都是有比较强的话语权,公司也不会勉强其接管迷你基金。”一位业内人士指出,“而转为券商结算模式,也需要基金经理或者产品本身能够得到券商渠道的认可。”
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分析称,不同的基金公司对于迷你基金的应对策略可能不尽相同。“大公司旗下基金产品数量多,日常产品持续营销工作量大,相对新发基金而言,持续营销也相对困难,可能更倾向于直接清盘迷你基金。对于小基金公司来说,本身公司产品数量就不多,新发产品难以进入销售渠道的重点产品池,最终,新发基金募集规模也就在2个亿成立线附近,对于这些公司而言,可能会愿意将部分精力放在迷你基金持续营销上。”
好买基金首席分析师曾令华也认为,迷你基金大致有几种处置方案:一是转型,找到适合迷你基金的定位,但不是一直都有契合市场环境;二是清盘或合并。
谈及未来对产品布局的影响,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对于一些具有长远战略意义但短期不在风口的产品,基金公司将来更多会采用发起式基金的模式,进行种子基金布局。
敦促行业高质量发展不能跟风布局产品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最近几年,监管一直在关注行业内存在的迷你基金情况,近期摸底迷你基金的情况,是对公募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的落实,未来基金行业会更加高度重视这一问题。
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敦促基金公司拿出迷你基金的解决方案,可谓是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意见指导方针下的具体措施。“事实上,此前基金公司很多决策并不够理性,具体表现在不愿意关闭迷你基金的同时又在发行新基金,最新的监管政策可以促使基金公司去切实解决迷你基金的问题。”
更有一位基金公司人士直言,此次监管措施并不是简单地去控制迷你基金数量,也不是为了单纯做表面文章,而是敦促基金公司切实解决迷你基金的问题。“后继三、四季度的迷你基金数据会非常受到关注,据了解,很多基金公司打算在年底前解决迷你基金的问题。”
上述人士进一步指出,此次监管举措是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可谓是基金行业的一次“供给侧改革”。他认为,这可以敦促基金公司尽快清理掉其中一些意义不大的迷你基金,虽然出清阶段会有短期阵痛和压力,但从长远来看,还是能够减轻行业负担。
“此外,对于基金投资者而言,现存基金数量已经超过1万只,其中还有数百只迷你基金,增加了投资者选基的困难性,站在这一角度上看,也很有必要对迷你基金进行一次性梳理。”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另一位基金公司人士也谈到,此前因为种种原因,基金公司没有动力清理迷你基金。“比如部分基金公司投研团队比较强势,不希望清理团队旗下产品,这就导致基金公司销售部门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找资源挽救迷你基金,维持其运作,事实上,这部分迷你基金不仅消耗公司资源,对后台运营也造成一定压力,从这个角度看,此次政策出台,可以倒逼基金公司清理部分价值不大的迷你基金。”
另一位行业人士也认为尽快梳理并解决迷你基金是一件好事情。“从基金公司角度分析,此前基金公司没有动力去清理迷你基金,而迷你基金的存在又非常耗费公司资源,根据基金合同约定,维持迷你基金运作,需要每隔60天开一次持有人大会,这些操作都会产生一定的成本。从投资者角度上看,参与迷你基金投资也需要谨慎。”
“回顾历年各类型产品,容易给客户亏钱的通常是一些主题性或热点性的产品,而这些又很容易带来规模。”曾令华建议,基金公司去布局产品时还是要尽量不要盲目跟风,要更科学、审慎地布局产品。
二季末超700多只迷你基金投资者布局需要多方位考量
Wind数据显示,截止今年二季度末,剔除发起式基金,行业内存在的迷你基金数量超过700只,占全部基金产品数量比重超过5%以上,涵盖债券、混合、指数、QDII等多种产品类型。而在这部分迷你基金中,规模在1000万元以下的基金超过170只,今年新发而后规模迅速降至5000万以下的产品超过40只。从目前行业现状来看,迷你基金的问题不容忽视,迷你基金产生原因也较多元化,投资者布局基金时更需要全方位考量。
谈及迷你基金产生的原因,在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池云飞看来,新老更替是很自然的现象。“首先,我国基金市场仍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每年都会有大量创新品种入市。其次,国内的资本市场本身也在不断地变化,这需要基金管理人不断地推出新的策略、新的基金产品以适应全新的市场环境和需求。此外,在老产品中也存在一部分业绩竞争力不高、未适应新市场环境的基金,其规模萎缩是市场的自然选择。这也折射出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业态,一部分基金由于市场认知度低、业绩竞争力不足等原因规模难以做大。”
一位业内人士也表示,导致迷你基金产生的因素很多。“一方面是现有基金产品数量众多,势必导致部分业绩平庸的产品遭到投资者用脚投票,规模逐渐缩水沦为迷你基金;另一方面还有部分行业基金,在产品布局时未能看清楚行业发展趋势,最终导致业绩不佳规模缩水;此外,新基金产品获批需要在6个月内启动发行,期间市场行情变化较快也会影响基金发行,若是错失行情,也会导致发行困难,规模不尽理想。”
曾令华也认为,迷你基金数量增多的原因主要源于基金产品总体个数增长。同时,一些业绩不好或是发现时点不好、管理能力不行,很容易规模逐渐缩水沦为迷你基金。
“不少迷你基金来自中小基金公司,它们通常在发展之初将更多精力放在投研上,因销售资源匮乏,大中型渠道在进行产品准入时会对成立时间、规模、排名等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即使产品业绩表现优异,规模提升也有一定的难度。从这一角度看,行业内存在一定比例的迷你基金也属于一种正常现象。” 一家基金公司人士也表示。
有业内人士指出,迷你基金的隐性费率比较高,投资者需要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还有业内人士建议基民理性、客观看待迷你基金,不唯规模论。迷你基金不代表业绩表现不行,选择基金时可参考基金收益率、回撤等数据,理性选择。
池云飞也建议,投资者布局基金时,先从自身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力出发,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品种;再结合第三方机构的评级、基金的历史业绩、基金的风格特征、基金经理的能力圈等信息做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