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正持续加码公募业务。继招商资管、广发资管、兴证资管之后,光证资管成为年内第四家向证监会递交公募基金管理人申报材料的券商资管子公司。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光证资管公募牌照申报材料获接收
证监会网站显示,6月19日,上海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光证资管”)正式递交《公募基金管理人资格核准》的申请,目前该申请处于接收材料的状态。
若上述申请顺利获批,光证资管的母公司光大证券将再拿一张公募牌照。目前,光大证券已通过“一参一控”涉足公募基金领域,光大证券分别持有光大保德信基金55%股权及大成基金25%的股权。
公开资料显示,光证资管于2012年5月9日成立,由光大证券100%控股,注册资本2亿元,前身为原光大证券的资产管理总部,是国内上市券商旗下首家资产管理公司。据悉,光证资管承继了光大证券的客户资产管理业务与资格,在行业中率先取得了券商创新试点、从事境外证券投资管理业务(QDII)、受托管理保险资金等资格。
光大证券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末,光证资管总资产亿元,净资产亿元,2022年净利润亿元。
券商中国记者获悉,目前光证资管在私募业务方面以绝对收益产品为主要发力点,在公募方面着力打造以“固收+”、“A+H”和“持有期”为主要特色的产品线。在管理规模方面,截至2022年末,光证资管受托管理总规模亿元,较年初减少%;公司主动管理规模占比%,占比较2021年提升个百分点。
另据中基协披露,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光证资管2022年私募资产管理月均规模排名第四,为亿元,仅次于中信证券、中银证券、中金公司。
申请公募牌照一直在光证资管的战略规划之内。光大证券2022年年度报告中就提到,“2023年,光证资管将积极申请公募资格,做好内控管理等各方面的公募化转型准备工作。”
光证资管副总经理乔震2021年底接受券商中国记者独家专访时曾表示,在公募领域券商资管不乏优势。首先,券商资管在股东背景上具备优势,可以依托母公司经纪业务的渠道资源优势。其次,过去在私募客户服务方面积蓄的投研优势也可以运用到公募化转型中,让产品发挥特色,差异化竞争,在固收+、多策略的组合投资领域为客户提供更丰富的选择。
券商公募业务布局按下加速键
近年来,券商在公募基金业务上的布局按下了“加速键”。
2022年以来,资管新规正式落地,券商私募资管规模持续压降,行业持续去通道化,主动管理规模创下新高。而在公募业务方面,2022年4月,证监会推出《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券商资管实现公募化的“一参一控一牌”制度正式落地,券商资管摩拳擦掌排队申请公募资格。
截至2022年末,共有6家券商、8家券商资管子公司合计14家券商机构取得公募牌照。而在今年上半年,已有招商资管、广发资管、兴证资管以及光证资管等4家机构先后递交公募基金管理人申报材料。除光证资管外,其余三家的申报进度均处于“接收材料”后的“补正通知”阶段。
各券商还通过新设资管子公司、增资等方式持续加码布局资管业务,加速公募化转型。具体来看,包括国金证券、万联证券、中信证券、申万宏源证券等4家券商的资管子公司于2022年获批设立。而在今年4月,长城证券资管子公司也获批设立。5月30日,国金证券公告称,拟向资管子公司增资8亿元并申请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
此外,包括国海证券、中金公司、华创证券、中信建投、东兴证券、国联证券、国信证券、华安证券等券商正在推进设立资管子公司事宜。6月16日,国信证券拟设立资管子公司收到六大反馈意见,涉及资管子公司投资顾问业务、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资产证券化业务、固收及权益部门等级界定等方面。
东方红资产管理认为,投研能力是券商资管与公募基金同台竞技的核心竞争力。券商资管想要在公募领域“后发制人”,需要强有力的投研能力作为支撑。同时,也可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在投研体系、产品布局等方面进行创新,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华宝证券分析师卫以诺在一篇研报中表示,券商资管子公司相比银行理财子公司、保险资管具备公募入局优势,券商资管凭借完善的投研体系和人员配置,具备全业务链服务优势。券商资管想要后发制人关键在团队打造+标签化运营+市场营销,服务国家战略,规范促进股权投资业务,加大权益类资产布局,丰富“固收+”策略,重视全员投顾化发展,做好需求端的输送和反馈,从大财富管理端贴近客户需求。
校对:王锦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