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矿山中掘金,格林美(002340.SZ)业绩再创新高。
业绩快报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格林美实现营业收入213.74亿元、净利润10.06亿元,已双双超越去年全年业绩水平,创下历史新高。
报告期,公司产能全面释放。其中,动力电池回收量同比增长超130%,进入盈利阶段。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格林美自2016年以来,联手三星、ATL等国际知名企业,构建电池回收一体化产业链,六年半研发投入累计达42.06亿元。
三元前驱体销量居全球前三
深耕新能源材料多年,格林美终于迎来了收获期。
2021年,新能源行业井喷式爆发,作为三元前驱体龙头,格林美当期实现营收193亿元,净利润9.23亿元。
2022年以来,格林美全面聚焦发展高镍三元前驱体、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新能源业务,并取得印尼镍资源一期建设顺利竣工投产与成功发行全球存托凭证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等成就,推动公司在战略战术、各项业务进入“规模大释放、效益高增长”的历史性新发展阶段。
近日,格林美发布的业绩快报,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3.74亿元,同比增长65.8%;净利润10.06亿元,同比增长40.39%。
报告期,公司三元前驱体销售突破10.5万吨,位居全球前三;最新一代浓度梯度超高镍低钴(8系)核壳三元前驱体实现大规模供应国际市场,高电压三元前驱体在行业首次批量商用化。
格林美亦在加码上游原料投资。
根据公告,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在镍资源掌控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公司印尼青美邦镍资源项目一期工程(3万吨金属镍/年)于2022年9月26日竣工投产,标志着公司自主研究与自主设计的红土镍矿湿法冶金工程技术取得成功,该项目二期建设正式启动。
此外,公司与伟明环保合作布局海外高冰镍项目,与NickelIndustriesLimited方签署150万吨镍金属的红土镍矿长期的绿色原料供应协议(20年期限),以保障公司产能扩展对镍资源的战略需要。
动力电池回收业务进入盈利阶段
与常规动力电池前驱体生产公司不同的是,格林美之所以能成为行业龙头,更多地来源于公司全力打造一体化产业链。
公开资料显示,格林美2001年在深圳注册成立,2010年在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2012年12月,其收购凯力克股权,借此完善钴产品线,打通废旧电池、报废电池材料到新能源电池材料制造的循环产业链,正式切入动力电池前驱体业务。
2016年,格林美联手三星、ATL等国际知名企业,构建“电池回收—材料再造—电池包再造—汽车再装备”的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逐渐形成“城市矿山+新能源材料”双轨驱动的业务模式。
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分别实现营收67.54亿元、94.24亿元、75.18亿元,分别占销售收入的54.18%、71.13%、75.57%;同期城市矿山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7.12亿元、55.71亿元、34.02亿元,分别占销售收入的45.82%、28.87%、24.43%。
随着我国首批新能源汽车上的动力电池迎来“退役潮”,格林美动力电池回收业务快速增长,今年1—9月累计回收动力电池12000余吨(超过1.50GWh),同比增长超过130%,实现销售收入4.63亿元,同比增长297.73%,全面进入盈利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格林美公开表示,公司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资源全部作为原料用于新能源材料的生产,为新能源材料业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无疑,这离不开格林美持续的研发投入,2016年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六年半时间研发投入累计达42.06亿元。2016年及2020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分别为2.59%、5.46%。
(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汪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