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马明哲解决不了今天的安难题!”有市场人士如此评价马明哲及中国安(601318.SH)。

马明哲领导下的中国安确实陷入了困局。今年8月12日,中国安市值7606亿元,相较2020年11月30日高光时刻的1.73万亿,蒸发了万亿。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市值急剧蒸发与股东大规模减持套现有关。始于2020年,入股八年的卜蜂集团忙着减持,外资股东贝莱德、摩根大通也紧随其后,投资了13年的“铁粉”李驰也完成了清仓。

实际上,一切变化,与中国安展现的成长有关。2020年开始,公司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持续下降。今年一季度,下降幅度依然是两位数。

市场较为一致的看法是,业绩下滑源于踩雷地产。尽管中国安不愿意承认“地产金主”这一身份,但投资地产带给其的影响还将持续。

马明哲面临的还不只是地产与股价的困局,保险转型承压,曾被寄予厚望现在看是辅业的金融科技,如今也表现欠佳。

已经67岁的马明哲尚未找到接班人,牢牢掌控中国安的马明哲,恐怕需要用年轻人的思维带领中国安突围。

万亿安跌落

曾经风光无限的万亿安跌落神坛。

市场上,投资惯称中国安为万亿安,其原因有三,一是公司资产超过10万亿,二是营业收入超过万亿,三是市值也超过万亿。

在A股市场上,市值超过万亿的公司并不多。

2018年10月16日,A股市场上,部分公司处于市值低谷,中国安市值1.17万亿元,仅次于工行、农行、建行、中石油。2020年1月4日,中国安市值达1.58万亿元,仅次于工行、建行。到2020年11月30日,中国安市值上升至1.65万亿元。仍然是仅次于工行、建行,但贵州茅台崛起,占据了市值之王宝座。

实际上,2020年11月30日,中国安的盘中股价一度达到94.62元/股,市值最高为1.73万亿,创下历史新高。

然而,高点也是迄今为止的顶点。自此开始,中国安的股价一路下跌。其中,2021年全年,股价从86.98元/股跌至50.41元/股,累计跌幅为42.04%。

今年以来,中国安的股价延续下跌模式。8月10日,股价一度下跌至40.36元/股,创下2017年5月22日以来新低。8月11日、12日,股价有所回升,收报41.61元/股,较2020年11月30日的顶点下跌了56.02%。截至12日收盘,中国安的市值为7606亿元,较巅峰时刻缩水了9690亿元。

市值蒸发了万亿,万亿安的光环不再。

在这期间,机构在陆续撤退。wind数据显示,2020年底,131家基金公司持股中国安,合计持有10.25亿股股份,持股比为9.47%。到今年6月底,持股基金数量减少至96家,合计持有约3.98亿股股份,持股比为3.67%,持股数量及比例大幅减少。同时,券商持股比例从0.15%下降至0.02%。

前十大股东中,陆股通从去年二季度开始至今年二季度,已经连续四个季度减持。去年,汇金公司、证金公司均进行了减持。

最为受关注的依然是中国安的重量级股东减持。2012年,卜蜂集团入股中国安,并在后来成为中国安单一第一大股东。此外,知名外资贝莱德、摩根大通均入股中国安。

始于2020年,卜蜂集团密集减持中国安。到去年6月,不完全统计,卜蜂集团累计套现超过260亿元。

此外,去年1月、6月,贝莱德在两个月内实施了16次减持。摩根大通也积极减持,今年延续去年减持势头,密集实施其减持计划。今年8月1日,其减持5662.95万股H股股份,持股比从2020年8月18日的16.01%下降至8.32%。

坚定持有中国安13年的“铁粉”李驰也在去年7月宣布清仓,曾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净利三连降

中国安从神坛跌落,一个重要因素,或与“地王”二字相关。

中国安似乎不喜欢“隐形地主”“中国地王”“安地产”这类标签,公司也一直未详尽集中披露对房地产行业的投资情况。但这,掩盖了公司在地产领域的得与失。

在地产领域,中国安曾抱有雄心。

中国安试水地产可追溯至1995年,当时,公司设立安物业。2007年,公司正式向地产进军,23亿元收购西高速公路股权、55亿元收购中信城市广场与北京美邦国际中心、16.6亿元拿下深圳福田中心区地块,2009年,华南第一高楼深圳安国际金融中心项目启动。此时,安以信托模式在地产领域开疆拓土。

不过,地产并非中国安自身强项,除全国多个金融中心外,其鲜有经典项目问世。但这并不妨碍其在房地产领域掘金。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安主要是通过入股大型房企、与大型房企合作拿地开发等途径在地产领域扩张。不过,无论哪种途径,安都是以金主角色出现。如2015年,安斥资62.95亿港元获得碧桂园9.9%股权,跻身第二大股东之位。这一年,公司还战略投资朗诗集团,以持股9.9%成为第二大股东。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或曾经,安重仓持股碧桂园、融创中国、朗诗集团、旭辉集团、金地、保利、华润、绿城、九龙仓、协信、华夏幸福、蓝光发展等至少13家房企,并成为部分房企第二大股东。

入股地产,中国安不仅仅是财务投资,包括与万科、华润等还存在合作开发问题,这也是掘金地产的重要方式。

中国安2017年年报显示,旗下地产(含投资房地产)价值(以历史成本计价)达2093.22亿元。

地产曾给中国安带来不菲收益。2017年,安创新通过清仓绿地控股9.91%股权,套现80亿元。

中国投资地产的收益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投资房地产租金收入,另一部分是来自房企的分红收入,或者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

2019年、2020年,公司投资净收益分别为774.97亿元、1247.01亿元。同期,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1494.07亿元、1430.99亿元。投资净收益占当期净利润的比重为51.87%、87.14%。

但是,2021年开始,投资净收益开始下降。2021年,公司投资净收益1033.78亿元,同比减少213.23亿元。今年一季度,投资净收益为-98.98亿元。

年来,地产领域频现“黑天鹅”,中国安遭到波及。曾经540亿元驰援华夏幸福充当白骑士的中国安,公司计提了高达432亿元的减值准备,其中股权类159亿元,债权类273亿元,对税后净利润影响金额为243亿元。

不可否认,房企高杠杆的经营属及黑铁时代下的市场环境,已经对资本市场以及中国安的投资收益产生了明显影响。

的经营数据为,2020年、2021年,中国安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2183.15亿元、11804.44亿元,同比变动4.23%、-3.11%。对应的净利润为1430.99亿元、1016.18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22%、28.99%。今年一季度,其实现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3059.40亿元、206.58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0.10%、24.12%。

如果以一季度业绩为参照,2020年一季度到今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出现了三连降。

或许,中国安正处于黎明前的黑暗。在复工复产、保交楼的趋势下,地产阴云将逐渐散去,中国安在地产领域的压力有望逐步缓解。

转型困局与突围难题

马明哲还面临着改革转型难题。

2021年,受新冠疫情、监管政策趋严等因素影响,中国保险业改革步入深水区。

中国安的寿险、产险均进行了变革。如安寿险换帅、渠道+产品变革等,但效果似乎没有达到预期。

2021年,安寿险及健康险规模保费延续上年负增长,为5672.81亿元,同比下降5.36%。今年一季度,用于计算NBV的首年保费为512.03亿元,同比下降了15.4%,NBV仅为25.89亿元,增速为-33.7%。

产险方面,2021年,安产险原保费收入为2700.43亿元,同比下滑5%,太保产险、人保均为增长。今年一季度,安产险原保费收入为730.18亿元,同比增长10.3%,低于人保及太保产险。

今年一季度,安产险营运利润为30.17亿,同比下降41.1%。

由此可见,中国安的保险产业改革转型仍然任重道远,仍然存在较大压力。

“三马同槽”的消息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大约是在2013年,马明哲、马化腾、马云拥抱互联网,共同出资成立众安保险,而这,也被视作中国安积极拥抱互联网的标志。

也是从那时开始,中国安将科技列为未来重要的发展动力之一,并开始孵化金融科技独角兽。随后,公司将“保险·银行·投资”的业务组合更改为“金融·科技”。

科技已成为中国安商业版图的一块重要拼图。2021年,安科技业务收入达992.72亿元,同比增长9.8%。

中国安有四家上市科技子公司,即陆金所、金融壹账通、安好医生、汽车之家。2021年,这四家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42.27亿元、41.32亿元、73.34亿元、72.37亿元,同比变动17.55%、24.76%、6.82%、-16.42%。对应的净利润为168.04亿元、-12.82亿元、-15.38亿元、22.49亿元,两家公司净利表现为亏损,此外,汽车之家的净利润同比下降33.96%。

今年上半年,陆金所实现的净利润为81.88亿元,同比下降16.18%。

市值方面,截至8月12日,上述四家公司的市值分别为91.43亿美元、40.83亿港元、224.88亿港元、355.55亿港元。今年以来,除了汽车之家股价表现相对稳定,陆金所等三家公司股价下跌明显,市值大幅缩水。其中,金融壹账通、安好医生的股价最大跌幅达95.10%、85.79%。

此外,日,有报道称,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安医保科技)正与第三方公司洽谈出售此前中标的政府项目。若出售完成,公司将基本停运。安医保科技曾完成了88亿元融资,今年5月,市场传出安医保科技接关停状态。

由此可见,中国安的科技业务也表现欠佳。

或许,马明哲面对的挑战远不只上述这些,人事动荡,曾经的老将任汇川、安好医生原董事会主席王涛等多位重要高管相继离开。去年,安科技首席数据官翁志、首席信息官庞晶相继离职。

经过人事更迭,目前,中国安仍然是在马明哲领导下前行。

然而,产业转型陷入困局的中国安,将如何突围,值得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期,中国安旗下的安银行降薪风波引发市场高度关注,这是否亦为马明哲的压力所在?

2007年,马明哲薪酬曾高达6616.10万元,次年因为中国安业绩大幅下滑,其薪酬为0元。2021年,马明哲薪酬为461.84万元,较上年减少374.08万元。今年,马明哲的薪酬会否再降?

(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明鸿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