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盼,施政之向。近年来,池州市贵池区牛头山镇坚持把群众“身边小事”当作“头等大事”,聚焦广大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用心用情解民忧、办实事,老有所学、老年助餐、文明菜市等10项暖民心行动深入开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持续增进。

村里办的老年大学课堂上“一座难求”

“横要平,竖要直,撇有锋,捺有脚;提钩要尖折有角,行笔轻快要记牢……”在宝赛村老年大学语言识字课堂上,授课老师纪光海正在向学员们讲解汉字笔画技巧。讲台下,学员们听得专注、写得认真。“我在老年大学学习一年多了,以前喜欢听戏曲、舞蹈课,最近我开始学识字和写字,回家后还能当我小孙子的‘老师’嘞,老年大学的课程真的又丰富又实用!”68岁的方富海老人一边写着字一边笑着说。


(资料图片)

“来老年大学学习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了,从开始的每节课十几人到现在几乎堂堂课‘爆满’,来晚了还不一定有座位呢!得益于镇里和村里的不断投入,老年大学的设施条件越来越好,老年朋友的学习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了。”纪光海说,创办至今,宝赛村老年大学已经开设了40多个教学班,招收学员超过1300余人次。随着辖区老年人接受再教育的需求日益旺盛,牛头山镇坚持将老年大学建设作为实事暖民心行动的重要抓手,着力建阵地、强队伍、优管理,将老年大学建设成为集老年教育、康养休闲、文化传承为一体的“老年生活中心”,努力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到去年底,牛头山镇已开办镇级老年大学1所、村级老年大学8所,初步形成覆盖全镇的老年教育办学网络,老年大学办学率、老年学员入学率均稳步提升。

家门口的老年食堂飘出“幸福味道”

“在这里吃饭很方便,菜单弄得也丰盛,一周都不重样,没想到我们也过上了城里老人一样的幸福生活。”家住宝赛花园的丁福根老人竖着大拇指说道。小饭碗里装着大民生。老年食堂(助餐点)作为暖民心行动的重要项目之一,在解决农村地区养老问题上起到了关键作用,其公益属性将能为更多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方便。在老年食堂可持续运营方面,牛头山镇一直坚持探索。

“不仅要让老年人吃得好,还要让老年食堂能存活,能长长久久地办下去,这是我们始终在摸索和实践的。”牛头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钱权柱说,构建政策补助为主,社会、用餐对象共同续力的轻成本化老年食堂运营模式,既保障老年人就餐需求的同时又能减少老年食堂(助餐点)运营成本,全面提升老年助餐服务质量与水平。 截至目前,牛头山镇已建成运营老年食堂(助餐点)6所,提供就餐服务1000余人次,今年,牛头山镇计划通过改造提升、新建食堂、设置助餐点等方式再新增3所老年助餐机构,力争形成覆盖镇域、布局均衡、方便可及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

小小“菜篮子”里装着“文明风”和“烟火气”

早上8点不到,牛头山农贸市场早已热闹喧嚣。走进农贸市场,蔬菜、水产、肉类经营区域划分井然有序,地面上干净卫生,摊位上码放的瓜果蔬菜整齐鲜亮,来选购的居民络绎不绝,商户们忙着称重、装袋……市场里整洁有序的环境让人倍感舒适。农贸市场关系着千家万户的“菜篮子”和“粮袋子”,是最具“烟火气”的地方,也是体现文明程度的重要窗口。随着暖心民行动的持续深入推进,牛头山镇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买菜难”问题,投入资金700万元新建2000平方米的牛头山农贸市场,打造文明放心市场,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暖心民行动给生活带来的美好变化。

“以前的市场里气味难闻、摊铺乱摆、车辆乱停,买个菜都要挤进去。”谈起新市场,正在挑选食材的王阿姨开心地说,现在的市场干净又热闹,门口划有停车位方便规范停车,还设置了自产自销区,能买到农户种植的“土菜”。

为巩固提升农贸市场文明创建成效,牛头山镇联合辖区行政执法、市场监管、消防等单位力量,加强农贸市场周边环境治理力度,规范市场经营秩序,排查整治消防安全隐患,形成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全面提升农贸市场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随着文明菜市行动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将会有越来越多像王阿姨一样的群众,将“文明风”和“烟火气”一同装入“菜篮子”,为幸福生活“添彩增色”。(通讯员 何俊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