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国内制药工业整体处于加速转型期,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并且随着带量采购的常态化运作及产品扩围,仿制药利润持续收窄。

在严酷的外部洗礼下,复星医药上半年依旧保持了营收和经常收益的稳健增长,其中,营业收入213.4亿元,同比增长25.88%,归母扣非净利润18.62亿元,同比增长18.57%。业绩可圈可点背后是,143.3亿元的制药板块营收中,有超过25%的贡献来自新品和次新品的收入。

“复星医药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开放式的研发生态、前瞻的国际化布局、体系化的商业化团队等方面。”复星医药董事长吴以芳表示。

优势之上,复星医药还在不断优化运营管控,提升资产运营效率,试图走出一条具有复星特色的开放式创新医药发展路线。

创新药进入回报期,营收持续提升

2022年上半年,复星医药营收213.4亿元,同比增幅达25.88%。这对于2019年旗下第一款亦是国内第一款生物类似药——利妥昔单抗(商品名:汉利康®)刚刚获批,第二年便赶上疫情的复星医药来说,并不容易。

据半年报,收入增幅加快的主要原因在于复星医药旗下的新品以及次新品开始逐渐迎来回报。

回报最为明显的是与德国百欧恩泰合作开发的mRNA新冠疫苗“复必泰”在港澳台地区的的持续供应;与“复必泰”相匹敌的是复星自研的利妥昔单抗和曲妥珠单抗,随着持续占据市场,营收日渐可观,两者上半年营收额均超过8亿元。

除此之外,其自研的创新药PD-L1斯鲁利单抗注射液于今年3月获批上市,用于治疗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实体瘤。除复星医药的这款PD-L1外,国内市场上针对该适应症的同类药物仅有默沙东的K药以及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单抗。在复星医药的业绩分析中,斯鲁利单抗快速铺向市场,是上半年业绩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同时,基于全球产业布局的完整,复星医药相继获得国内外企业信任,助力全球抗击新冠疫情

2022年1月及3月,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先后获MPP许可生产并向全球约定区域的中低收入国家供应默沙东新冠口服药Molnupiravir及辉瑞新冠口服药奈玛特韦(Nirmatrelvir)的仿制药和奈玛特韦/利托那韦(Ritonavir)组合,许可生产范围包括原料药及成品药,持续为全球抗击疫情贡献力量。

随后,中国首款抗新冠口服药阿兹夫定附条件获批上市后,复星医药获得该药的独家商业化权益。

在患病群体增长、新冠病毒还在变异的情况下,这些产品的铺陈无疑会为复星医药的发展提供增量。同时,正是在重点疾病领域上,频繁获得头部企业的青睐,促使复星医药的商业路线愈发成熟,得以在外部环境多变的情况下营收增长维稳。

吸收精华,打造开放式创新模式

在制药领域,复星医药自主研发、合作开发、许可引进、深度孵化的开放式医药创新商业模式已经迎来了不错的成果。

中国首款CAR-T细胞治疗产品奕凯达(阿基伦赛注射液),全球领先的外科手术机器人之一达芬奇,mRNA疫苗……在相关领域均属于重中之重的“咖位”。针对这种产品,复星医药凭借自身全球产业链的完整,拿到相关企业授权,通过许可引进的方式引进国内,惠及中国患者。

而对于曲妥珠单抗、阿达木单抗、利妥昔单抗等十亿美金级别的抗肿瘤、免疫等产品,恰逢原研专利到期之际,生物类似药的研发便成了价比最高的出品方式。

自2019年至今,复星医药旗下已有四款生物类似药获批上市,且已获得国外多家企业青睐,走出国门。

半年报显示,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复宏汉霖在上半年多次向外授权,分别与Organon、Getz Pharma、Eurofarma达成合作,推进阿达木单抗、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贝伐珠单抗等在新兴市场及拉美地区的销售。

合作中,这些本土企业不仅能够帮助将产品更快铺向全球市场,还将向复星医药支付引进费用。以复星医药和Organon的合作为例,Organon获得复星帕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 HLX11和地舒单抗生物类似药 HLX14在中国区以外的商业化权益。作为交换,Organon最高需要向复星医药支付包含首付款、各类里程碑付款等在内共计5.38亿美元。体现出复星医药行业领先的双向许可能力,助力实现自研产品和合作伙伴创新产品的价值最大化。

除此之外,复星医药也同样重视在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今年上半年,复星旗下PD-L1创新药斯鲁利单抗注射液获批上市;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的创新适应症类风湿关节炎获批上市。

种种业绩,离不开其研发费用的持续投入。2022年上半年,复星医药的研发人员超2800人,其中:超过1,500人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在研创新药、生物类似药、仿制药、一致评价等项目超260项。研发投入23.99亿元,同比增长22.77%;其中,研发费用18.18亿元,同比增加2.56亿元、增长16.39%。

以惠及更多患者为目标,提高药品可及

2022年上半年,在推动药品可及、惠及患者方面,复星医药迎来了新的成果。

据半年报,积极参加七批国家集中采购后,复星医药已有25个产品入围集采,践行以价换量,让利于患者;而后,在创新药的铺设上,复星医药主要布局标准医院和DTP药房,便于满足相关患者的用药需求。今年上半年,其创新药商业化团队完成了3000家医院以及1000家DTP药房的多渠道覆盖。

这种变化不仅有利于患者,而且还使得复星医药的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5.32%,显著提高了销售投入的效率。

在明星产品上,复星医药通过与各地商业保险合作、减轻患者负担等方式加快相应产品在全国的铺放,方便所需患者尽快享受到优质的服务。

合营公司复星凯特的首个产品奕凯达(阿基仑赛注射液)作为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上市一年多以来,截至2022年7月末,已列入44个省市的城市惠民保和超过50项商业保险,备案的治疗中心达百家。

“对于CAR-T来说,它最广泛可及的就是支付能力,所以创新支付的确为这个药物能够惠及更多的患者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吴以芳表示,“不同的城市(比例上)会有所不同,一部分现有创新支付的城市,能至少报销30%,这样的话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负担,提升了创新药品的可及和可负担,让更多人能够看到希望,能有机会获得新生。”

依托开放的研发生态和国际化体系、海外子公司/海外VC基金等丰富的全球渠道网络、深耕国内医药行业二十余年的产业能力积淀,复星医药已与Kite Pharma、BioNTech、安进等多家全球知名跨国药企达成数十项国际项目合作,敏捷高效地触达新兴领域及领先技术,赋能合作产品,助力合作双方实现价值共赢。完备的临床注册及商业化体系、众多的国际合作经验、广泛的合作伙伴认可、以及财务法务等内化能力的积累,已成为复星医药全球合作的独特优势,也让公司成为全球知名跨国药企在国内的优选合作伙伴。

正是基于此,复星医药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发展特色的国内药企创新国际化道路。放在当下医药大背景中来看,这条路或许也是国内药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道路之一。(文/每日财报 林春辉)

推荐内容